定 價:¥79.00
作 者: | 劉超鋒 編著 |
出版社: |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程序設計 計算機/網(wǎng)絡 |
ISBN: | 9787122311092 | 出版時間: | 2018-03-01 | 包裝: | 平裝-膠訂 |
開本: | 16開 | 頁數(shù): | 308 | 字數(shù): |
第1章Aspen Plus運用分析1
1.1關于Aspen Plus軟件的單元操作模型1
1.2關于Aspen Plus軟件的工具3
1.2.1Design Spec3
1.2.2Optimization3
1.2.3Sensitivity3
1.2.4Case Study3
1.3關于Aspen Plus軟件的界面及其操作4
1.3.1基本操作過程4
1.3.2模擬文件的類型8
1.3.3設計規(guī)定工具的操作過程8
1.3.4計算器工具的操作過程9
1.3.5靈敏度分析工具的操作過程10
1.3.6優(yōu)化工具的操作過程10
1.3.7工況分析工具的操作過程10
1.4關于計算方法11
1.4.1物性方法11
1.4.2收斂算法12
1.4.3過程模擬的解法12
第2章Aspen物性數(shù)據(jù)估算案例分析14
2.1關于物性數(shù)據(jù)計算15
2.2關于相平衡數(shù)據(jù)15
2.3案例分析16
第3章Aspen Plus單元操作計算案例分析22
3.1關于精餾塔22
3.2精餾塔相關案例分析26
3.3關于反應器43
3.4反應器相關案例分析46
3.5關于泵送裝置47
3.6泵送裝置相關案例分析48
3.7關于混合器49
3.8關于液液分相器49
3.9關于閃蒸裝置50
3.10閃蒸裝置相關案例分析50
3.11關于列管式換熱器54
3.12列管式換熱器相關案例分析55
第4章Aspen Plus流程模擬案例分析59
4.1Aspen Plus軟件建立的典型流程59
4.1.1多級逆流萃取59
4.1.2萃取精餾分離甲基環(huán)己烷和甲苯60
4.1.3二氧化碳捕集60
4.1.4二氯二氫硅反歧化60
4.2案例分析61
4.3流程模擬用于估算溶解度81
4.3.1Mixer RGibbs的方法81
4.3.2Mixer Heater的方法82
第5章管道儀表流程圖的繪制84
5.1設備的表示方法85
5.2管道的表示方法88
5.2.1調(diào)節(jié)閥的管道等級分界89
5.2.2安全閥的管道等級分界89
5.3閥門、管件和管道附件的表示方法90
5.4儀表控制系統(tǒng)及分析取樣點的表示方法91
5.4.1監(jiān)控儀表的圖形符號92
5.4.2檢測點和儀表連接線的圖形符號93
5.4.3執(zhí)行器的圖形符號93
5.4.4儀表的功能標志94
5.4.5儀表位號的表示方法94
5.4.6儀表控制點的表示方法95
5.4.7分析取樣點的表示方法95
5.5設備的標注95
5.6管道的標注96
5.7特殊管件和特殊閥門的標注98
5.8尺寸標注99
5.9基于AutoCAD的管道儀表流程圖的繪制99
5.9.1圖紙要求99
5.9.2繪圖過程100
5.9.3圖層和線型的定義101
5.9.4文字的定義102
5.9.5圖形單位的設置103
5.9.6反復使用、參數(shù)值變化的圖形的繪制103
5.9.7標題欄的繪制過程106
5.9.8基于VBA的流程圖形、設備一覽表自動生成107
第6章基于軟件的化工工藝流程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110
6.1危害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評價112
6.2危害及影響后果的嚴重性評價113
6.3風險矩陣113
6.4風險等級114
6.5分析記錄表的建立過程114
6.6軟件分析前的說明117
6.7項目準備119
6.8節(jié)點劃分128
6.9開始分析129
6.10輸出項目分析報告130
第7章過程工廠三維模型設計軟件分析131
7.1關于SP 3D軟件132
7.1.1與SmartPlant系列軟件的數(shù)據(jù)集成132
7.1.2過濾器134
7.1.3工作空間結構瀏覽器135
7.1.4碰撞檢查135
7.1.5模塊化設計135
7.1.6關于設備模型137
7.2關于PDMS軟件138
7.3關于二次開發(fā)138
第8章基于CADWorx的設備和鋼結構的三維建模141
8.1運行CADWorx Equipment的方式141
8.1.1直接運行的方式141
8.1.2第二種方法是間接運行141
8.1.3兩種啟動方式的對比142
8.2設備三維建模的思想143
8.3泵類設備的建模143
8.4塔類設備的建模146
8.5臥式換熱器的建模148
8.6基于CADWorx Plant Steel的鋼結構建模151
8.6.1框架的創(chuàng)建151
8.6.2編輯鋼結構細節(jié)153
8.6.3添加平板153
8.6.4添加底板154
8.6.5添加樓梯154
8.6.6生成欄桿154
第9章基于CADWorx Plant的裝置布置156
9.1裝置布置的一般要求156
9.2布置條件157
9.3塔設備的布置157
9.3.1塔設備的布置原則及要求157
9.3.2塔設備的布置158
9.4泵的布置159
9.4.1泵的布置原則及要求159
9.4.2泵的布置159
9.5分離器的布置160
9.5.1臥式容器的布置原則及要求160
9.5.2氣液分離器和碘分離器的布置160
9.6換熱器的布置161
9.6.1換熱器的布置原則及要求161
9.6.2換熱器的布置161
9.7鋼結構的布置162
9.8在使用CADWorx Plant進行管道布置之前的設置164
9.8.1當前圖紙設置165
9.8.2配置設置165
9.8.3等級/尺寸設置165
9.8.4管道設計規(guī)則165
9.8.5管線號的設置167
9.9離心泵的進出口附近的管件和閥門的布置過程167
9.10設備布置小結169
第10章CADWorx軟件應用案例分析170
10.1關于CADWorx的組件170
10.2關于元件庫和等級庫170
10.3關于軟件操作前的準備171
10.4關于三維建模172
10.5關于設計成果的輸出173
10.6關于與CEASAR的數(shù)據(jù)庫共享178
第11章PDMS軟件應用案例分析179
11.1關于工程項目的建立181
11.2關于PDMS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181
11.3關于數(shù)據(jù)結構層次與命名183
11.4關于管道布置185
11.5關于暖通空調(diào)194
11.6關于照明199
11.7關于成套裝置三維設計201
11.8關于設計校核209
11.9關于設計文件的生成209
第12章SmartPlant P&ID軟件應用分析211
12.1軟件的模塊211
12.2繪圖過程214
12.3生成報表216
12.4關于SmartPlant P&ID軟件的二次開發(fā)218
第13章SmartPlant 3D軟件應用案例分析224
13.1關于軸線設置225
13.2關于結構設計226
13.3關于設備的創(chuàng)建226
13.4關于管道模型的建立230
13.5關于管道平面布置圖的生成及軸測圖的抽取235
13.6關于材料統(tǒng)計237
13.7關于電纜敷設240
13.7.1數(shù)據(jù)庫導入240
13.7.2電纜批量建模241
13.7.3電纜敷設241
13.7.4電纜敷設效果242
13.8關于電纜橋架設計243
13.8.1建立橋架數(shù)據(jù)庫243
13.8.2橋架設計244
13.8.3碰撞檢查244
13.8.4橋架材料統(tǒng)計245
13.9關于二次開發(fā)插件246
13.9.1多功能搜索插件246
13.9.2命令工具集247
13.9.3自動備份工具248
第14章基于CAESAR Ⅱ軟件的管道設計優(yōu)化249
14.1軟件的輸入輸出249
14.2被計算的管道251
14.3單位設置251
14.4具體運算過程257
14.5計算結果分析259
14.6輸出云圖263
14.7進一步的優(yōu)化264
第15章CAESARⅡ軟件應用案例分析266
15.1建立模型時266
15.2分析計算時267
15.3輸出結果及安全評定時268
15.4關于大口徑、厚壁管271
15.5關于土壤約束272
15.6關于地震載荷275
15.7關于彈簧支吊架277
15.8關于π型彎優(yōu)化280
15.9關于管道柔性282
附圖286
附圖1化工工藝方案流程圖的圖例286
附圖2反應工段的方案流程圖288
附圖3精餾及脫碘工段方案流程圖290
附圖4吸收工段的方案流程圖292
附圖5化工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的圖例294
附圖6反應工段的管道儀表流程圖296
附圖7精餾及脫碘工段的管道儀表流程圖(1)298
附圖8精餾及脫碘工段的管道儀表流程圖(2)300
附圖9吸收工段的管道儀表流程圖302
參考文獻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