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廬山慧遠與中國哲學心性本體論的建立

廬山慧遠與中國哲學心性本體論的建立

廬山慧遠與中國哲學心性本體論的建立

定 價:¥38.00

作 者: 解興華
出版社: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縉云哲學文庫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2180203 出版時間: 2016-09-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8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廬山慧遠與中國哲學心性本體論的建立》論證了中國哲學“宇宙心”觀念的初步建立過程。本書以廬山慧遠為中心,結合晉宋時代的佛學思潮,試圖論述四至五世紀的中國佛學在形而上學的基礎上構建心性哲學,從而開啟中國佛學之創(chuàng)新時代,并決定爾后中國哲學發(fā)展主軸的思想歷史過程。

作者簡介

暫缺《廬山慧遠與中國哲學心性本體論的建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玄學化”與六家七宗:慧遠的思想背景
一、玄學與“玄學化”
(一)對世界的“本”“末”區(qū)別
(二)“圣人”理想與“逍遙”主體
二、六家七宗
(一)心無宗
(二)本無異宗
(三)緣會宗
(四)幻化宗
(五)識含宗
(六)即色宗
(七)本無宗
第二章  鳩摩羅什譯經(jīng)前慧遠的佛學探索及其意義
一、《法性論》
(一)《法性論》的歷史疑云
(二)《法性論》與般若學的關系
(三)為何說《法性論》的思想基調(diào)來自毗曇學
二、“心”與“神”
(一)善何以必要
(二)“心”與“神”的確立
(三)《三法度論》的“不可說不知”與慧遠的“神”
第三章  “畢竟空”的顛覆
一、對“實法”的否定
二、關于“法身”的檢討
三、僧肇的理論總結:《不真空論》與《般若無知論》
四、“涅槃”的新觀念
五、僧肇的理論總結:《涅架無名論》
第四章  慧遠對鳩摩羅什的提問及其意義
一、“法性”:從“多元實在”到“一元實在”的轉化
(一)“實法”的清理¨
(二)“實法”的建立
二、“實法”“法性”與“法身”
(一)“實法”如何存在的理論問題
(二)從“神”到“法身”
(三)“三乘”與“神”理念的歧出
三、標位各有所本:慧遠與般若中觀學
第五章  慧遠與“佛性我”的建立
一、王者的懷疑與學者的反思
二、從《妙法蓮華經(jīng)》開始的“妙有”之風
(一)會三歸一與開權顯實
(二)兩種理據(jù)的建立
(三)慧遠的追究與演繹
三、追隨者的回答:竺道生的佛學思想
(一)普遍的佛性
(二)“我”“性”與“理”
結論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