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對沖突理論、言語理論、交往理論等理論的梳理,考察了近年來我國課程教學改革以來基礎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課堂這一場域的現狀,研究了我國新時期課堂場域中的各類沖突現象,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將課堂整體、課堂沖突納入言語場域中再認識的觀點。作者通過言語這一微觀視角,關注課堂中各類沖突的產生、發(fā)展及其課堂表現,剖析并反思這些現象背后蘊藏著的深刻的社會學因素,也期望透過該研究發(fā)現在具體的課堂場域沖突現象中“我”的參與意義,從而拓寬目前課堂場域研究、課堂沖突研究的新視野,也為更深入地開展基礎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課程改革提供新的視角,促進整體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向中觀和微觀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