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科學家黃土情緣:劉東生口述自傳

黃土情緣:劉東生口述自傳

黃土情緣:劉東生口述自傳

定 價:¥59.00

作 者: 暫缺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53949734 出版時間: 2017-03-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黃土情緣:劉東生口述自傳/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為劉東生口述自傳。以下為劉東生對《黃土情緣:劉東生口述自傳/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的看法:先談一談我對這次寫這個傳記的一些想法。一,我想說,我是一個很普通的地質(zhì)工作者。在我沒有得獎之前,大家也都知道我做了一些工作,并沒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當然,這個獎表明國家對于環(huán)境工作、地學工作很重視。我覺得,得了獎也還是應該以平常心理來對待。二,我本人是一個很平常的人?;叵胍幌挛业淖x書經(jīng)歷,確實上學都是很好的學校,但是我無論在小學、中學甚至到大學時期,什么出類拔萃,聰明絕頂,或者天資過人,這些詞都落不到我的頭上來。我讀過很多人物傳記的書,看到很多人確實是天才,確實有很多人從小就非常聰明、突出,而我不是那個類型。我是屬于另外一個類型的,就是不斷地努力,持之以恒,最后取得成功的。不要一寫傳記就一定要把這個人寫成從小一直都是非常的人物。我認為,寫我就應該是寫平常人,這是我的一個愿望。三,寫科學家的傳記,主要還是要看科技上的成就。要用平常的心來看待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如果能夠老老實實地把這一段歷史寫出來的話,也就足夠了。

作者簡介

  劉東生(1917-2008),生于遼寧沈陽,籍貫天津。第四紀地質(zhì)學家、環(huán)境地質(zhì)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80)。1942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1946年任經(jīng)濟部中央地質(zhì)調(diào)查所技佐。1953年后歷任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確立了中國黃土“新風成學說”,奠定全球環(huán)境變化多旋回理論,建立了250萬年來完整的陸相古氣候記錄,開創(chuàng)了“青藏高原隆升與環(huán)境演變”新領域。著有《黃河中游黃土》《中國的黃土堆積》《黃土的物質(zhì)成分和結構》和《黃土與環(huán)境》等專著。曾任國際第四紀研究聯(lián)合會主席、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技館館長。曾獲泰勒環(huán)境成就獎(2002),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2003)。張佳靜(1985-),陜西西安人,2013年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講師,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科技史、地學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圖書目錄

劉東生序
引言
第1章 童年(1917-1930)
出生在一個鐵路職工家庭
進入奉天省立第二小學
父親重視我的學習
第2章 南開中學(1930-1938)
喚起抗日救國的七年中學生活
游泳和古生物研究
張伯苓和南開
親歷盧溝橋事變
江西小學和童家班
離別天津
第3章 在西南聯(lián)大(1938-1946)
來到昆明
陽宗海可保村的暑假
徐煜堅引導我學地質(zhì)
陳納德飛虎隊
聯(lián)大的課程和老師
名醫(yī)王蘇宇
到戰(zhàn)地服務團空軍招待所工作
在西安迎接抗戰(zhàn)勝利
第4章 在中央地質(zhì)調(diào)查所(1946-1949)
北碚歲月
復員珠江路
長江三峽考察
選擇古脊椎,師從楊鐘健
到中央大學補習生物學
整理化石標本
系統(tǒng)讀書與撰寫文章
裴文中要我去蘭州
南京護所運動
偶遇翁文灝
第5章 何去何從(1949-1953)
地質(zhì)調(diào)查所被接管
陳列館講解和編寫《自然發(fā)展史》
東北出差
錯過的留學機會
從南京到北京
萊陽發(fā)掘恐龍蛋化石
籌備第一屆全國地質(zhì)會議
告別古脊椎
白云鄂博探礦
……
第6章 黃土研究的起步(1954-1964)
第7章 三段插曲(1958-1968)
第8章 在貴陽地化所(1968-1979)
第9章 重返黃土研究(1979-1991)
第10章 桑榆非晚(1991-2005)
附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