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分離技術、設備與工業(yè)應用

分離技術、設備與工業(yè)應用

分離技術、設備與工業(yè)應用

定 價:¥148.00

作 者: 廖傳華,江暉,黃誠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過程設備與工業(yè)應用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302687 出版時間: 2018-06-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95 字數:  

內容簡介

  《分離技術、設備與工業(yè)應用》是“過程設備與工業(yè)應用叢書”的一個分冊,本書在系統(tǒng)介紹傳質分離過程機理的基礎上,分別詳細介紹了蒸餾和精餾、特殊精餾、吸收、氣液傳質設備、液液萃取、超臨界流體萃取、干燥、過濾、膜分離技術、生物分離技術等傳質分離過程的工作特性、設計原理、設備、工業(yè)應用及評價,并對結晶、吸附、離子交換等其他類型的傳質分離過程及傳統(tǒng)的過濾過程等進行了簡要闡述。 《分離技術、設備與工業(yè)應用》不僅適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制藥、食品、醫(yī)藥、環(huán)境、機械等專業(yè)的高等學校的教師、研究生及高年級本科生閱讀,同時對分離科學與技術、分離過程、化學分離工程等相關行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研究設計人員也會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廖傳華,南京工業(yè)大學,教授,廖傳華(1972—),男,湖北洪湖人。浙江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專業(yè)碩士,南京工業(yè)大學化學工程專業(yè)博士,教授。 主要從事本科生《過程裝備成套技術》、課程設計、畢業(yè)設計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工作,編寫教材2部。2005年獲江蘇省普通高校優(yōu) 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主要從事以下方向的研究工作:(1)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深度治理與資源化利用:采用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對高濃度難降解工業(yè)廢水和有機污泥進行深度治理,不僅滿足達標排放,還能實現能源的綜合利用。已發(fā)表論文10多篇,出版專著4部,申報發(fā)明專利15項(獲授權3項)。研究成分果于2011年和2013年分別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技術發(fā)明三等獎和二等獎各一項。(2)天然產物有效成分的高效提?。翰捎贸R界萃取技術對天然產物中的有效成份進行高效提取,既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又降低產物中的化學溶劑殘留。已發(fā)表論文20多篇,出版專著5部,獲授權發(fā)明專利1項。(3)超細粉體的制備:采用超臨界膨脹法制備超細粉體。已發(fā)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1部,獲授權發(fā)明專利1項。(4)熱力干燥:主要從事噴霧干燥、噴霧造粒、半干法噴霧煙氣脫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發(fā)表論文10多篇,獲授權專利1項?,F為中國化工學會化學工程專業(yè)委員會干燥專業(yè)組理事、中國通用機械干燥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通用機械干燥協會標準化委員會委員。(5)可再生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主要從事中硬質秸稈的氣化、生物質超臨界水部分氧化制甲烷、中高溫太陽能熱利用、城市型風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發(fā)表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1部,申請發(fā)明專利8項。(6)工業(yè)節(jié)水減排技術:針對高耗水行業(yè),采用夾點技術,在對用水節(jié)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工藝流程的優(yōu)化與新型設備的開發(fā),通過循環(huán)用水和廢水處理再生回用而實現節(jié)約用水。研究成果獲2011年江蘇省水利科技優(yōu) 秀成果二等獎。出版專著《工業(yè)節(jié)水案例與技術集成》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優(yōu) 秀圖書二等獎。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1.1分離技術的發(fā)展/001
1.2分離技術的應用/003
1.3分離過程的分類和特征/004
1.4分離過程的集成/006
1.4.1反應過程與分離過程的耦合/006
1.4.2分離過程與分離過程的耦合/007
1.4.3過程的集成/007
1.5分離過程的選擇/008
1.5.1可行性/008
1.5.2分離過程的類型/009
1.5.3生產規(guī)模/010
1.5.4設計的可靠性/010
1.5.5分離過程的獨立操作性能/011
1.6分離設備/012
第2章蒸餾和精餾
2.1蒸餾的特點與分類/014
2.1.1蒸餾的特點/014
2.1.2蒸餾的分類/015
2.1.3精餾操作流程/015
2.2簡單蒸餾和平衡蒸餾/016
2.2.1裝置流程/016
2.2.2簡單蒸餾及平衡蒸餾的原理/017
2.3雙組分精餾/018
2.3.1精餾的原理/018
2.3.2全塔物料衡算/020
2.3.3理論塔板數/026
2.3.4塔高與塔徑的計算/029
2.3.5回流比的影響及選擇/031
2.3.6間歇精餾/033
2.3.7精餾裝置的熱量衡算/036
2.4多組分精餾/037
2.4.1多組分精餾的特點及流程/037
2.4.2多組分精餾過程的計算/039
2.4.3復雜精餾簡介/046
2.5蒸餾與精餾操作/049
2.5.1雙組分精餾的操作型計算/049
2.5.2影響精餾操作的主要因素/049
2.5.3間歇精餾的新型操作方式/052
參考文獻/055
第3章特殊精餾
3.1非理想溶液的性質/058
3.1.1非理想物系的恒沸物/058
3.1.2三組分系統(tǒng)的相圖/060
3.2恒沸精餾/060
3.2.1恒沸精餾的原理/061
3.2.2夾帶劑的選擇/061
3.2.3恒沸精餾流程/062
3.2.4恒沸精餾過程的計算/063
3.3萃取精餾/064
3.3.1萃取精餾的基本原理/064
3.3.2萃取劑的選擇/065
3.3.3萃取精餾流程/066
3.3.4萃取精餾過程的計算/066
3.3.5萃取精餾的注意事項/068
3.4其他特殊精餾操作及應用/069
3.4.1鹽效應精餾及應用/069
3.4.2分子蒸餾及應用/070
3.4.3幾種特殊精餾方法的比較/072
3.5精餾操作的節(jié)能優(yōu)化技術/073
3.5.1精餾過程的熱力學不可逆性/073
3.5.2多效精餾/074
3.5.3低溫精餾的熱源/075
3.5.4設置中間冷凝器和中間再沸器/078
參考文獻/078
第4章吸收
4.1吸收過程/080
4.1.1吸收劑的選擇/081
4.1.2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081
4.1.3氣體吸收的工業(yè)應用/082
4.1.4吸收操作的經濟性/082
4.1.5吸收與蒸餾操作的區(qū)別/083
4.1.6吸收塔設備類型/083
4.2吸收平衡及吸收推動力/083
4.2.1吸收平衡/083
4.2.2相平衡與吸收過程的關系/084
4.3吸收傳質機理/084
4.3.1質量傳遞機理/085
4.3.2對流傳質理論/086
4.4傳質速率方程/086
4.4.1對流傳質速率方程/086
4.4.2傳質阻力的控制/089
4.5吸收(解吸)過程的計算/090
4.5.1物料衡算與操作線方程/091
4.5.2吸收劑用量的確定/092
4.5.3解吸/095
4.5.4吸收塔徑的計算/095
4.5.5吸收塔高的計算/096
4.6其他吸收工藝/099
4.6.1多組分吸收/099
4.6.2化學吸收/100
4.6.3高組成氣體的吸收/100
4.7吸收操作實例分析/101
4.7.1逆流與并流操作的比較/101
4.7.2吸收劑用量對吸收過程的影響/103
4.7.3溫度等對吸收過程的影響/107
參考文獻/108
第5章氣-液傳質設備
5.1板式塔/110
5.1.1板式塔的結構/110
5.1.2塔板的類型及性能/111
5.1.3板式塔的操作特性/115
5.1.4板式塔的設計/120
5.2填料塔/131
5.2.1填料塔的結構/131
5.2.2填料的類型及性能/132
5.2.3填料塔的操作性能/137
5.2.4填料塔的內件/139
5.2.5填料塔的設計/142
5.3氣-液傳質設備應用分析/146
5.3.1處理能力/146
5.3.2效率及其影響因素/147
5.3.3氣-液傳質設備的發(fā)展/148
參考文獻/149
第6章液-液萃取
6.1液-液萃取過程的選擇/151
6.1.1液-液萃取的選擇/151
6.1.2液-液萃取操作的特點/152
6.2液-液萃取的相平衡與物料衡算/152
6.2.1三角形相圖/153
6.2.2三角形相圖中的相平衡關系/153
6.2.3三角形相圖中的杠桿定律/155
6.3液-液萃取的操作流程和計算/156
6.3.1液-液萃取的操作流程/156
6.3.2單級萃取流程和計算/158
6.3.3多級錯流萃取流程和計算/159
6.3.4多級逆流萃取流程和計算/161
6.4液-液萃取過程萃取劑的選擇/164
6.5液-液萃取設備/166
6.5.1萃取設備的分類/166
6.5.2液-液萃取設備的設計/174
參考文獻/178
第7章超臨界流體萃取
7.1超臨界流體/180
7.1.1超臨界流體的特性/180
7.1.2超臨界流體的傳遞性質/181
7.1.3超臨界流體的選擇/182
7.2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性質/183
7.2.1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性質/184
7.2.2超臨界二氧化碳溶解性能的影響因素/185
7.3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186
7.3.1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藝/186
7.3.2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工藝流程/188
7.3.3固態(tài)物料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工藝過程/191
7.3.4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與其他分離方法的耦合/195
7.3.5液態(tài)物料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的工藝過程/200
7.4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的工業(yè)化應用/204
7.5超臨界萃取技術的優(yōu)點及存在的問題/208
7.5.1超臨界萃取技術的優(yōu)點/208
7.5.2超臨界萃取技術存在的問題/209
參考文獻/209
第8章吸附
8.1吸附現象與吸附劑/212
8.1.1吸附現象/212
8.1.2吸附的分類/212
8.2吸附平衡和吸附速率/214
8.2.1吸附平衡/214
8.2.2吸附速率/214
8.2.3吸附速率的測定/216
8.3吸附容量與吸附等溫線/216
8.3.1吸附容量/216
8.3.2吸附等溫線/217
8.3.3吸附的影響因素/220
8.3.4吸附劑的選擇/222
8.3.5吸附劑的再生/223
8.4吸附工藝與設計/226
8.4.1間歇吸附/226
8.4.2固定床吸附/228
8.4.3移動床吸附/231
8.4.4流化床吸附/232
8.4.5液相移動床吸附/233
8.4.6參數泵/234
參考文獻/235
第9章干燥
9.1濕空氣性質和濕度圖/238
9.1.1濕空氣的性質/238
9.1.2濕空氣各溫度之間的關系/241
9.1.3濕空氣的濕度圖/242
9.1.4濕度圖的應用/243
9.2干燥過程的物料衡算與熱量衡算/244
9.2.1物料衡算/244
9.2.2干燥器熱能消耗分析/246
9.3干燥速率和干燥時間/247
9.3.1干燥推動力/247
9.3.2干燥速率/249
9.3.3濕分在濕物料中的傳遞機理/251
9.3.4干燥時間/252
9.4干燥器/256
9.4.1干燥器的分類/256
9.4.2常用干燥器的工作原理及特點/257
9.4.3其他干燥方法/262
9.5干燥設備的選型/264
9.6超臨界流體干燥技術/268
9.6.1超臨界流體干燥過程的機理/268
9.6.2超臨界流體干燥工藝與設備/270
9.6.3超臨界流體干燥過程的影響因素/272
9.6.4超臨界流體干燥過程的熱力學計算/273
9.6.5超臨界流體干燥技術的應用/273
9.6.6控制技術及注意點/274
參考文獻/275
第10章過濾
10.1過濾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278
10.1.1過濾的分類/278
10.1.2過濾的要素/279
10.1.3快速過濾的機理/280
10.2過濾的基本方程式及操作方式/281
10.2.1過濾基本方程式/281
10.2.2過程的操作方式/285
10.3表層過濾及過濾機/288
10.3.1過濾機/289
10.3.2過濾機的生產能力/295
10.3.3過濾機的選型/298
參考文獻/299
第11章膜分離技術
11.1膜分離過程/302
11.1.1幾種主要的膜分離過程/302
11.1.2膜分離過程的特點/303
11.1.3膜分離的表征參數/304
11.1.4膜材料與分離膜/304
11.1.5膜組件/305
11.2反滲透與納濾/307
11.2.1反滲透現象和滲透壓/308
11.2.2反滲透原理/308
11.2.3影響反滲透的因素/310
11.2.4納濾原理/310
11.2.5反滲透膜與膜組件/310
11.2.6反滲透工藝流程/314
11.2.7工藝設計/316
11.2.8反滲透膜的污染及其防治/317
11.2.9反滲透和納濾技術的應用/319
11.3超濾與微濾/324
11.3.1超濾與微濾的分離原理/324
11.3.2超濾膜與微濾膜/325
11.3.3超濾的操作方式/329
11.3.4微濾的操作方式/330
11.3.5影響滲透通量的因素/331
11.3.6超濾技術的應用/332
11.4電滲析/335
11.4.1電滲析的原理/335
11.4.2離子交換膜及其作用機理/338
11.4.3濃差極化與極限電流密度/340
11.4.4電滲析器的構造與組成/342
11.4.5電滲析的工藝流程/344
11.4.6電滲析器的工藝參數/345
11.4.7電滲析的工藝設計與計算/346
11.4.8電滲析技術的應用/347
11.5擴散滲析/350
11.5.1擴散滲析的原理/350
11.5.2擴散滲析的應用/351
11.6液膜分離/351
11.6.1液膜及其類型/351
11.6.2液膜分離的傳質機理/353
11.6.3流動載體/354
11.6.4液膜分離流程/355
11.6.5液膜分離技術的應用/356
11.7氣體膜分離/357
11.7.1氣體膜分離的原理/357
11.7.2氣體膜分離流程及設備/359
11.7.3氣體膜分離技術的應用/359
11.8膜分離技術的發(fā)展趨勢/361
11.8.1技術上的發(fā)展趨勢/362
11.8.2應用上的發(fā)展趨勢/363
參考文獻/363
第12章結晶
12.1結晶的基本原理/368
12.2結晶過程的相平衡/369
12.2.1相平衡與溶解度/369
12.2.2溶液的過飽和與介穩(wěn)區(qū)/370
12.3結晶動力學/370
12.3.1晶核的形成/370
12.3.2晶體的成長/371
12.3.3雜質對結晶過程的影響/372
12.4工業(yè)結晶方法與設備/372
12.4.1結晶方法的分類/372
12.4.2結晶器的分類/372
12.4.3冷卻結晶器的選型/373
12.4.4濃縮結晶器的選型/374
12.4.5使用與注意事項/377
12.5結晶過程的產量計算/377
12.5.1結晶過程的物料衡算/377
12.5.2物料衡算式的應用/378
12.6其他結晶方法/379
參考文獻/380
第13章生物分離技術
13.1生物分離過程的特點/381
13.1.1生物產品生產過程的特點/381
13.1.2生物分離的一般步驟和單元操作/382
13.2泡沫分離/382
13.2.1泡沫分離的工作原理與特點/382
13.2.2泡沫分離技術的分類/383
13.2.3泡沫分離設備與操作方式/384
13.2.4泡沫分離技術的應用/387
13.3色層分離技術/391
13.3.1色層分離方法的分類/392
13.3.2基本原理/392
13.3.3色層分離技術的應用/393
參考文獻/39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