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01 煩苦也是一種介入方式
02 只關注建筑,職業(yè)的道路會越走越窄
03 我喜歡的建筑師都不為“潮流”所動
04 只有十分之一的項目可稱為“創(chuàng)作”
05 做自然的奴仆
06 鄉(xiāng)土材料迷人至極
07 建筑師正在“被小眾化”和“被貴族化”
08 圖紙無法準確預期真實場景
09 游走于數字與鄉(xiāng)土的兩極
10 建筑設計是一個做情懷的行業(yè)
11 建筑應在不媚俗的前提下體現一些普世價值
12 商業(yè)建筑師更需要平衡效率和質量
13 建筑的本質是人的情感
14 尋找校園的場所精神
15 在建筑師這個物種中,我是雜食的個體
16 項目做不好是建筑師的能力有問題
17 實現美和高品質,不斷突破建筑的邊界
18 做以人為本的建筑
19 日本建筑師的工作方式對我影響很大
20 設計的內涵是尊重文脈與約束自我
21 建筑師應該放下架子
22 執(zhí)著于技藝就不會迷失方向
23 盡量把設計做得模糊些
24 帶著擴音喇叭去工地
25 巴掌大的地方怎么營造滅地?
26 市場需求已由新建設轉向改良已有環(huán)境
27 行業(yè)的處境不是我的設計處境
28 設計像破案,每個項目都有隱藏的線索
29 設計不忙,書畫不閑
30 不懂建造的設計是紙上談兵
31 做一個善于思考的手藝人
32 好的設計要有容錯率
33 圖紙多操心,工地不糟心
34 好的建筑應該是個好鄰居
35 讓建筑回到土地,網到日常
36 我在沙溪十三年
37 失去定義的公共空間如何被輕松激活
38 專心做房子
39 紀念性可以有新的含義
40 扣住建筑的基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