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的蘭卡人是著名的陶工。當?shù)乩拾痛迩f擁有大概二百多名女性陶工,她們共同擁有本地自然資源,如黏土、沙粒、彩泥,森林和河流。這些資源公共擁有,大家都能利用。當?shù)靥展げ粫柚顾死眠@些物質,沒有人會修建籬笆及其他障礙物來防止人們接近河流、湖泊、森林或者陶土層。這些實用的經濟原則是由整套的信仰制度來保證,這種信仰制度認為本地神靈會懲罰那些自私利用或者破壞資源的行為。蘭卡人相信“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保護神或者天使”。正如我們需要對于世界以及他人權利充滿敬意,“陶工為貝尼娜舉行周期的酬勞大地儀式也十分重要”。同時,“她們提供酬勞給山泉和森林神靈,因為他們?yōu)橹谱魈掌魈峁┯盟托讲?,也會提供酬勞給陶器鍛造地點的神靈”(2010:48)。那些不補償神靈的個人將無法發(fā)現(xiàn)必需的生產材料,更糟糕的是她們的陶器會破裂并且她們自己可能生病。就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我也被宗教研究所吸引。我從事宗教研究已經三十多年,從事教學工作超過十五年?!蹲诮倘祟悓W基礎(第二版)》是我多年教學科研的研究結果,其中一些主題不僅對于宗教學而且對于人類學宗教研究方面的理解都十分重要。首先是宗教差異性。世界上存在許多宗教,它們在許多方面都差別很大。不是所有的宗教都擁有“神靈”,也不是所有宗教都將道德內容視為核心問題等。在所有宗教中,沒有宗教具備“普遍性”或者“典型性”。宗教的真相是其多樣性。由于人類學研究人類思想和行為的多樣性,這種觀點十分自然。第二,宗教內部的多樣性并非不十分明顯。通常我們會將某種宗教當成單一的,具有同質性的信仰和實踐體系。然而,事實卻并不如此。任何宗教內部都存在多樣性的信仰和實踐以及關于它們的不同解釋,這些信仰和實踐廣泛分布在時空領域。第三,宗教與周邊文化的融合。這是人類學整體論或者文化融合論中為人熟知的原理。文化的所有組成部分都是彼此聯(lián)系和互相影響的。除了簡單的彼此融合,正如瑪麗·道格拉斯的解釋:我們發(fā)現(xiàn)宗教與社會文化間“協(xié)調一致”。每種社會文化都有宗教可以復制的風格、情感和精神特質,這使得文化體驗、甚至“身體”體驗會彼此~致并且相互對稱。第四,我們稱之為宗教的“模塊化”。宗教不是單一的整體化事物,而是許多部分構成的復合體。這些組成部分實際上都有自己的非宗教同源體。也就是說,其中存在宗教儀式,也存在非宗教儀式;存在宗教暴力,也存在非宗教暴力。此外,不是所有宗教內部模塊都一定具有“宗教性”。事實上,宗教可能整合非宗教的因素如政治、經濟、性別、技術及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