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由清代“國學”生員李毓秀根據宋代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而成,后又經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guī)》。其體例仿《三字經》,三言成句,合轍押韻,流傳范圍極廣,曾被列為私塾、義學的兒童必讀書目。 《弟子規(guī)》淺顯易懂,押韻順口,內容又符合封建倫理,是以極有影響,清代后期成為廣為流傳的兒童讀本和童蒙讀物,此書以淺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韻的形式闡述了學習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禮貌常識等等,幾乎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響。 文風樸實,說理透徹,可謂諄諄教誨,循循善誘,在我國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