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設計歷史建筑保護的BIM技術應用:以武漢大學老齋舍為例

歷史建筑保護的BIM技術應用:以武漢大學老齋舍為例

歷史建筑保護的BIM技術應用:以武漢大學老齋舍為例

定 價:¥46.00

作 者: 童喬慧
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4178062 出版時間: 2018-07-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歷史建筑保護的BIM技術應用:以武漢大學老齋舍為例》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一武漢大學老齋舍(男生寄宿舍)的歷史建筑保護和開發(fā)為學科主線,以建筑信息模型為支撐,以多維數據分析為工具,以多年來歷史建筑調查研究成果為基礎,注重學科交叉,側重采用數據分析手段,分四個專題開展研究:城市環(huán)境與文脈架構下武漢大學歷史建筑數字化保護;武漢大學老齋舍的BIM建構;武漢大學老齋舍的BIM應用;基于BIM的武漢大學老齋舍的歷史建筑保護模式。全書構建基于BIM的武漢大學老齋舍的歷史建筑保護的空間數據庫,并實現武漢大學歷史建筑的全信息查詢、分析和管理,完成武漢大學老齋舍的歷史建筑保護的數字化協(xié)同平臺?!稓v史建筑保護的BIM技術應用:以武漢大學老齋舍為例》可以為建筑學專業(yè)人員、歷史建筑保護從業(yè)人員及愛好者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童喬慧,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學者,現任武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委員,曾獲寶鋼優(yōu)秀教師獎,武漢大學珞珈青年學者。主要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建筑保護、城市文脈保護與更新、東西方建筑文化比較。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相關論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湖北省多項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實踐項目,多次參與武漢市歷史建筑保護相關政策的制定,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董維敏,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建筑學碩士,現任中交建筑設計研究院BIM中心副主任,攻讀碩士期間曾獲武漢大學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武漢大學優(yōu)秀學生干部并連續(xù)三年獲得武漢大學研究生一等基本獎學金等獎項。在校期間主要研究方向為BIM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和現代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BIM技術特點
1.1.1 全生命周期管理
1.1.2 數據庫功能
1.1.3 協(xié)同設計的實現
1.1.4 擴展能力
1.2 BIM在歷史建筑保護中的應用
2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及保護現狀
2.1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的概況
2.2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的價值
2.2.1 歷史價值
2.2.2 藝術價值
2.2.3 科學價值
2.3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的保護
2.3.1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的現狀
2.3.2 保護修繕實踐的難點
2.4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的重要地景——老齋舍
3 武漢大學老齋舍的模型建構
3.1 老齋舍的主體模型圖元
3.1.1 族規(guī)劃
3.1.2 主體族
3.1.3 構件族
3.1.4 特殊族
3.2 老齋舍的基準定位圖元
3.3 老齋舍的視圖表現圖元
3.4 老齋舍的BIM數據記錄
3.4.1 幾何數據
3.4.2 物理數據
3.4.3 經濟數據
3.4.4 技術數據
3.4.5 人數據
3.4.6 現狀數據
3.4.7 其他說明信息
4 武漢大學老齋舍的BIM應用
4.1 歷史建筑修繕的全程數字化
4.1.1 修繕工程
4.1.2 施工監(jiān)理
4.1.3 管理運維
4.2 歷史信息的保存與工藝的傳承
4.2.1 檔案管理
4.2.2 建筑研究
4.2.3 2工藝傳承
4.2.4 人文宣傳
4.3 與其他技術的對接
4.3.1 激光掃描技術
4.3.2 虛擬現實技術
4.3.3 增強現實技術
4.3.4 增材制造技術
5 結語
參考文獻
表索引
圖索引
附錄1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基本信息匯總表
附錄2 武漢大學早期建筑保護修繕大事記
附錄3 武漢大學老齋舍信息模型圖紙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