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鶻文佛教文獻中的漢語借詞研究/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書系》由以下六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闡述了本選題的緣起、研究意義、材料依據(jù)、研究方法、國內外對此課題研究的動態(tài),并對選題主要內容進行了簡要的說明。這是第一章的主要內容。第二部分介紹回鶻文與回鶻文佛教文獻:主要討論回鶻名稱、回鶻文起源與歷史、回鶻文字母及轉寫字母、回鶻文文獻的歷史分期、回鶻文佛教文獻的分類與漢語借詞材料選擇的范圍、回鶻文佛教文獻數(shù)量等內容。這是第二章的主要內容。第三部分是關于回鶻佛教文獻漢語借詞的分布:主要有回鶻文獻中的漢語借詞的認定和漢語借詞分布的材料范圍(主要包括回鶻文的非大乘佛教文獻、大乘佛教與論藏文獻、疑偽佛經與密教文獻、回鶻文佛教相關的世俗文書、回鶻文《玄奘傳》以及其他回鶻文的佛教文獻等材料)。這是第三、四、五章的主要內容。第四部分為漢語一回鶻語的對音部分:主要論述回鶻語一漢語對音研究之前應注意的相關問題;從中古漢語聲母、韻母系統(tǒng)看回鶻語一漢語的語音對音規(guī)律?;佞X文佛教文獻中的漢語借詞研究不僅為維吾爾語詞匯學和詞源學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鑒,也為漢語音韻學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這是第六章的主要內容。第五部分是回鶻文佛教文獻的漢語借詞分布規(guī)律及其他問題:主要討論回鶻文佛教文獻中的漢語借詞的分布規(guī)律、漢語借詞在回鶻文中的翻譯方式以及漢語借詞存在于回鶻文佛教文獻的原因。這是第七章中的主要內容。最后是《回鶻文佛教文獻中的漢語借詞研究/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書系》的結語部分和附錄(637個漢語借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