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鄭州大師姑城址2002陽2003年考古發(fā)掘資料的基礎上,分析了城址中二里岡文化早期壕溝與二里頭文化晚期城墻的共時關系,提出了鄭州大師姑城址既是一座二里頭文化晚期城址,又是一座二里岡文化早期城址的新論點。根據后者取代前者的考古實際,結合二里岡早期文化源與流的追溯,論證了鄭州大師姑二里同文化早期城址為商湯滅夏前所建韋毫的新觀點,從地域和文化面貌上樹立起了晚夏文化與先商或早商文化分界的有效界標。據此探討了夏商分界于偃師二里頭文化二期與三期、商湯滅夏前后曾分別居甫毫與北毫、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三期西毫說、偃師商城太甲桐宮說及鄭州商城隞都說等學術觀點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