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是典型的兩用性技術,具有雙刃劍的特點,其可能被謬用產生災難性的后果。近些年,生物技術兩用性的一個焦點問題是流感病毒“功能獲得性”研究的生物安全風險問題。2012年,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兩篇對于H5N1流感病毒突變獲得在雪貂空氣傳播能力的論文在Science和Nature發(fā)表后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評估流感病毒功能獲得性研究的風險與收益,為相應政策制訂提供依據,美國生物安全科學顧問委員會(NSABB)、美國科學院及一些獨立的研究機構開展了大量論證與分析工作,并發(fā)布了一些研究報告。本書基于上述文獻,對流感病毒功能獲得性研究的風險評估方法等進行了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