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存在問題
1.3 主要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技術路線
2 含水率對土體力學特性的影響
2.1 實驗原理及實驗設備
2.1.1 實驗原理
2.1.2 實驗設備
2.2 試樣組成及制備
2.2.1 試樣組成
2.2.2 試樣制備
2.3 實驗過程及基本參數
2.3.1 實驗過程
2.3.2 實驗基本參數設定
2.4 實驗結果
2.4.1 剪切試樣
2.4.2 主應力差與應變關系
2.5 實驗結果分析
2.5.1 含水率對應力與應變關系的影響
2.5.2 含水率對黏聚力及內摩擦角的影響
2.6 結論
3 物質組成對土體力學特性的影響
3.1 實驗材料
3.1.1 滑坡實驗確定土體物質組成及配比
3.1.2 含水率確定
3.2 三軸剪切實驗
3.2.1 實驗器材
3.2.2 實驗材料準備
3.2.3 試樣制備
3.2.4 實驗流程
3.3 三軸剪切結果
3.3.1 主應力差與應變關系
3.3.2 試樣剪切后的形態(tài)
3.3.3 抗剪強度指標
3.4 實驗結果分析
3.4.1 周圍壓下主應力差與應變關系
3.4.2 物質組成對內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影響
3.5 結論與討論
4 含水率對崩滑體運移堆積的影響
4.1 實驗準備
4.1.1 實驗方案
4.1.2 實驗材料
4.1.3 實驗模型制作
4.1.4 實驗試樣試配制
4.2 實驗要求與方法
4.2.1 實驗要求
4.2.2 實驗方法
4.2.3 實驗試樣組成及含水率
4.3 實驗結果
4.3.1 正面運移形態(tài)
4.3.2 堆積形態(tài)
4.3.3 相同時間運動形態(tài)對比
4.4 實驗結果分析
4.4.1 含水率對堆積形態(tài)的影響
4.4.2 含水率對堆積厚度的影響
4.4.3 含水率對運動速度的影響
4.5 結論與討論
4.5.1 結論
4.5.2 討論
5 坡度對崩滑體運移堆積的影響
5.1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5。1.1 研究方法
5.1.2 技術路線
5.2 實驗模型制作與實驗材料
5.2.1 實驗模型制作
5.2.2 實驗材料
5.2.3 實驗準備
5.3 實驗結果
5.3.1 崩滑實驗一
5.3.2 崩滑實驗二
5.4 實驗結果對比分析
5.4.1 堆積形態(tài)對比
5.4.2 坡度對運動過程及堆積形態(tài)的影響
5.4.3 崩滑運移過程分析
5.4.4 崩滑實驗各組堆積形狀對比分析
5.5 結論與討論
5.5.1 結論
5.5.2 討論
6 物質組成對崩滑體運移堆積的影響
6.1 實驗方法與技術路線
6.1.1 實驗方法
6.1.2 技術路線
6.2 實驗模型試制
6.3 實驗材料
6.3.1 實驗樣品處理
6.3.2 坡度及含水率確定
6.4 物質組成滑坡實驗的數據整理分析與對比
6.4.1 單物質組成的崩滑實驗數據整理分析
6.4.2 混合物質組成崩滑實驗結果
6.5 實驗結果對比分析
6.5.1 自然狀態(tài)下的單物質實驗數據對比
6.5.2 混合物質組成實驗對比(組別:103、204、301)
6.5.3 混合物質組成實驗對比(組別:104、202、203、302)
6.5.4 混合物質組成實驗對比(組別:100、105)
6.5.5 含水率實驗數據分析對比
6.5.6 實驗數據對照表
6.6 結論與討論
6.6.1 結論
6.6.2 討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