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詩”由建筑學者王南撰寫,擬出版四卷二十四冊(已出版九冊),內容涉及漢、唐、宋、元、明、清、東西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每冊用幾萬字、上百幅圖片的篇幅,以深入淺出的文風和豐富詳實的資料,寫透一座建筑或一組典型建筑及其血脈傳承,縱橫捭闔,條分縷析,向讀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畫卷?!读z石》是“建筑史詩”系列第一卷第四本,原載于《讀庫1403》。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建筑最精華之遺存,以北朝石窟與南朝陵墓為代表,二者一北一南,遙相輝映。古都南京的六朝舊跡,以寒煙衰草間的荒陵遺石為最。王南尋訪金陵城內外的幾十處墳冢,觀察、整理、研究、總結,不僅縱論古今,將南朝陵墓置于中國建筑史的背景下,探討其淵源與流變,而且橫述中外,分析其與歐洲、西亞、印度古代建筑及雕刻的關聯。通過石獸、石柱、石碑、墓室中最為錯綜復雜且引人入勝的文化交融現象,展現出南朝陵墓建筑綜合集成大地景觀、建筑、雕刻與繪畫的特殊魅力。此次單行本出版,除做必要的文字修訂外,還增補替換部分圖片,令閱讀體驗更佳。即使是對建筑全無了解的讀者,也能通過王南深入淺出的文字與排版得宜的圖片感受南朝陵墓的建筑與雕刻風格。書末列出了詳細的參考文獻,可供延伸閱讀。一手可握的大小,方便隨身攜帶、輕松閱讀,也便于加入行囊,按圖索驥尋訪書中的相關建筑。本書適合與“建筑史詩”系列第一卷中的《漢家陵闕》(介紹漢代陵墓)和《塔窟東來》(涉及北朝云岡石窟)參照閱讀,進一步了解陵墓文化的嬗變與同時期北方建筑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