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黃土高原侵蝕溝道特征與水沙資源保護利用研究》基于甘肅省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選擇甘肅省黃土高原不同水土流失類型區(qū)典型實驗小流域和試點示范小流域,借助GIS技術,采用Hortun—Strahler地貌幾何定量數(shù)學模型分級方法與標準。分別做了以下研究:①對甘肅省黃土高原地區(qū)≥500 m的侵蝕溝道特征與水沙資源保護利用進行了分級研究。②依據(jù)開析度、割裂度及主支溝狀況等指標對溝道進行分類,確定了不同類型區(qū)、不同級別實際存在的14個溝道類型。③基于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對位配置理論及水土保持徑流調控理論與技術,從工程措施對位配置與植物措施對位配置兩個方面開展了溝道治理模式研究,在系統(tǒng)總結溝道治理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溝道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對位配置的理論模式。④小流域治理與徑流水沙關系研究表明,隨治理程度的提高,坡面產流與產沙的數(shù)量及所占比例減小,溝道產流產沙所占比例逐漸增加?!陡拭C黃土高原侵蝕溝道特征與水沙資源保護利用研究》可供水土保持工作者及相關的科技人員參閱,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和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