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爾布雷希特?胡塞爾出生于1859年4月8日,辭世于1938年4月27日。為了紀念他誕生160周年誕辰和逝世80周年,編者于兩年前開始收集和挑選一批關于他的回憶文章,邀請一批同仁與同學參與,陸續(xù)將它們譯成中文,現(xiàn)在結集于商務印書館的《現(xiàn)象學文庫》中出版。 這些文章共計30篇,其作者均為胡塞爾的同時代人,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學生,包括他的幾位重要的和親近的學生。他們與胡塞爾交往以及對他的觀察或是因距離近、或是因時間長而彌足珍貴。當然其中還有幾個例外:首先,第一篇回憶錄是他的太太馬爾維娜對他的一生的回憶與記錄;而最后一篇則是他的未曾謀面的追隨者范?布雷達關于胡塞爾遺稿之拯救和胡塞爾文庫之創(chuàng)建的回憶錄。其次,還有兩篇文字則不是對胡塞爾的回憶,而是出自胡塞爾自己之手的回憶文字:一篇是他的日記,一篇是他自己的回憶,主要是對他與自己老師布倫塔諾交往的回憶。最后,還有兩篇不能算是回憶,而更多是對胡塞爾思想的總體回顧與展示;這兩篇均出自他弗賴堡時期的兩位研究助手的手筆,一篇為貝克爾所撰,另一篇為芬克所撰。 由于各個作者對待胡塞爾哲學所持的態(tài)度不一,對他的現(xiàn)象學哲學的熟悉程度不一,與他的私人關系的親疏程度不一,與他建立個人聯(lián)系的年代先后不一,以及還有其他如此等等不一,例如男女作者在各自印象、記憶與表達風格方面的不一,因而這里展示出的胡塞爾形象給人的感覺可以說是千姿百態(tài)。但無論如何,在這個萬千“現(xiàn)象”后面的“本體”仍然是輪廓分明的,觸手可及的。這個意義上的“本體”,具有交互主觀意義上的客觀性。 編者堅信,無論是沒有哲學理論背景的讀者,還是專業(yè)的哲學研究者,甚至諳熟現(xiàn)象學運動史的現(xiàn)象學者,都可以通過這些回憶錄而獲得觀察胡塞爾及其現(xiàn)象學的特殊視角以及進入他的思想領域的特殊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