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史料典籍會通中西: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基調及其變奏

會通中西: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基調及其變奏

會通中西: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基調及其變奏

定 價:¥118.00

作 者: 章清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139038 出版時間: 2019-0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2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學科知識的成長,構成全球范圍內文化遷移的一環(huán),并深刻影響到中國歷史的走向。《會通中西》的中心旨趣,即是以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中學”與“西學”的會通為切入點,檢討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基調及其變奏。守望于“歷史的維度”,《會通中西》大致勾畫了近代學科知識成長的歷史脈絡,同時也致力于檢討哪些因素影響了學科知識在中國的成長。

作者簡介

  章清,1964年生于四川瀘州,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外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學術史的研究工作。出版《清季民國時期的“思想界”》(上、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胡適派學人群”與現(xiàn)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修訂版,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5)、《思想之旅:殷海光的生平與志業(y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學術與社會——近代中國“社會重心”的轉移與讀書人新的角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等論著,在海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省界、業(yè)界與階級:近代中國集團力量的興起及其難局》(《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采西學”:學科次第之論辯及其意義——略論晚清對“西學門徑”的探討》(《歷史研究》2007年第3期)等論文數(shù)十篇。

圖書目錄

自序
引論 近代中國學科知識的成長:歷史的維度
一 “西學東漸”歷史圖景的塑造
二 并非“已知”的西方學科知識形成的背景
三 “日本因素”的呈現(xiàn)及其意義
四 近代學科知識的成長:本土的作用
五 塑造近代歷史的物質因素、技術背景

第一章 “西學門徑”的探討:學科次第之論辯及其意義
一 “窮理學為百學之門”
二 學科論述的轉向:格致之學的內涵
三 “采西學”:學科次第問題的浮現(xiàn)
四 學科次第與“西學門徑”

第二章 “中西學門徑”:“體用”之辨的學科史意義
一 中西初識時圍繞知識“本原”的辨析
二 新教傳教士“援西人中”之策略
三 “中學”與“西學”:“中體西用”論浮現(xiàn)的背景
四 近代學科知識的“普世性”與“現(xiàn)代性”
五 學科規(guī)劃與體用論

第三章 學、政、教:中學、西學之分與合
一 “西政‘西學”無關“西教”
二 “政”與“藝”:接引西學的變奏
三 “學”與“術”:由分到合
四 無法替代“政”與“教”的“學”

第四章 西學、東學書籍的“匯編”及“知識再生產(chǎn)”
一 西學“匯編”:知識的編輯與復制
二 西學“匯編”資料的多種形態(tài)
三 “經(jīng)世文編”中的西學
四 報章媒介作為西學的載體
五 西學知識編纂:形式與內容

第五章 科舉改制與“策問”:接引西學的特殊機制
一 科舉改革與“策問”
二 “策論”:對新式知識之接引
三 “策問”資料的編輯與出版
四 “策問”資料所呈現(xiàn)的西學

第六章 質疑“現(xiàn)代性”:晚清中國士人“閱讀世界”之一瞥
一 “睜眼看世界”:閱讀西書之肇端
二 接受西學:“縱向”與“橫向”的限制
三 引導下的“閱讀”:課藝提供的例證
四 日記:私人的閱讀
五 理解“現(xiàn)代性”的屏障

結語
征引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