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群體時代的社會心理學
我們的世界,原來如此 ?001
個體和群體的社會行為 ?004
我們都是社會人 007
社會環(huán)境影響社會心理 ?010
章 社會化與社會角色
人是社會性動物
集體性的坐視不救——“旁觀者”之痛 ?013
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行為規(guī)范與社會控制 ?015
把自己歸還給社會——親社會行為 ?018
不愛租房愛買房——社會期待 ?021
脫離現實,自我告別——身份認同系統 ?023
第二章 社會認知
你眼中的世界
白領的出逃——認同危機 ?026
不再說“謝謝”——感恩淡薄 ?029
“團結就是力量”——集體主義 ?033
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歸屬需要 ?035
乘電梯時向上看——私人空間效應 ?038
第三章 自我知覺
基因社會中的人性本能
“狼孩”——人類的社會實踐 ?041
我:陌生的朋友——鏡像自我 ?044
不食嗟來之食——自尊感的形成 ?046
你正在阻撓自己——自我妨礙 ?049
人們?yōu)槭裁礋嶂悦半U——追求震撼 ?053
第四章 社會信念與判斷
價值觀的溯源
吵死人的蛙鳴——代表性直覺 ?056
表象代表實質?——基本歸因錯誤 ?059
“機長綜合征”——權威效應 ?062
你的信條出錯了——信念固著 ?065
你的快樂夠嗎——抵御負面情緒 ?069
第五章 行為和態(tài)度
你的身心知道答案
裸奔的自我娛樂——態(tài)度影響行為 ?071
你對了,社會就對了——態(tài)度和吸引 ?074
伯牙與子期——相似性原則 ?077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承諾一致性原則 ?079
左臉比右臉誠實——左腦和右腦 ?082
第六章 從眾
“烏合之眾”里的“我”
不反抗的賈寶玉——服從 ?084
誰讓你在演唱會上揮手跟唱——一致性引發(fā)從眾 ?087
爭論不休的“名牌”——流行引發(fā)從眾 ?090
瘋狂的郁金香——群體妄想 ?093
被關注讓人積極——霍桑效應 ?095
大排長龍現象——沉錨效應 ?098
第七章 “說服”的消費觀
你正被洗腦
讓對方亮出底牌——談判的心理戰(zhàn) ?101
一件商品交易引發(fā)的價格之爭——正和博弈 ?104
蘋果的“完美控”——說服的途徑 ?107
你被腦白金的廣告“電”到了嗎——睡眠者效應 ?110
“中高檔”產品的秘密——留面子技術 ?114
你喜歡買東西——購物動機 ?116
打折促銷——占便宜心理 ?119
第八章 群體影響
誰在影響你,你在影響誰
為什么三個和尚沒水喝——社會懈怠 ?122
為何會有“發(fā)揮失常”和“發(fā)揮超常”
——社會干擾與社會助長 ?125
正確的決策來自眾人的智慧——群體決策 ?129
被一塊面包打動的德國兵——互惠規(guī)范 ?132
因不安而親近——親和動機 ?134
第九章 人際關系
世界上沒有陌生人
“你的新鞋子真漂亮”——討好心理 ?137
幽默的個性——幽默效應 ?141
交際時為什么要投其所好——共情原理 ?145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曝光效應 ?148
第十章 偏見
挑戰(zhàn)你的成見
失敗或成功的歸因——自我服務偏見 ?151
年輕人都不靠譜?——刻板印象 ?154
“我早就知道了”——事后聰明式偏見 ?157
誰說“胖子”不可愛?——偏見和歧視 ?159
印象——首因效應 ?163
第十一章 人際喜歡與吸引
如何喜歡一個人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互補性原則 ?166
《初戀這件小事》——戀舊心理 ?169
為什么“我愛你,與你無關”——無償之愛 ?172
《裸婚時代》——裸婚現象 ?175
丁克家庭——無子女婚姻 ?178
“兩情相悅”——互悅機制 ?182
第十二章 群體與個體
我們,你們,他們
“是親三分向”——親緣選擇 ?185
遠親不如近鄰——地緣關系 ?188
同行是冤家?——業(yè)緣關系 ?192
“富二代”VS“窮二代”——社會分層 ?194
近肥者肥——社會聯結 ?196
第十三章 兒童教育應用
孩子的心靈
單親家庭的煩惱——如何關愛孩子 ?199
令人心酸的留守兒童——重要的社會化群體是家庭 ?201
為什么孩子喜歡孫悟空——媒體的影響 ?204
紅領巾、綠領巾——能力分流 ?208
“你是棒的”——鼓勵的力量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