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言: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但《西游記》卻老少咸宜。少兒從中看出了熱鬧與好玩,成人在此覺察到奇詭與激烈,老人于茲咀嚼出詼諧與智慧;學者看到了諷刺與批判,哲人體會出理性與思辨,詩人領悟到靈感與意象,道士發(fā)現了無為與天機,僧尼參悟出解脫與禪理,行者求索得方法與智慧??傊_卷有益,妙趣天成;自然而然,如有神助!《水滸傳》是一部怒書,《西游記》是一部悟書。閱讀就是創(chuàng)造。不同身份不同心境的人在不同時期會擁有不同的《西游記》。唐僧師徒“四眾一騎”跋涉遙遙十萬八千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不妨視為人生的艱難旅途。《西游記》是一部蘊含多種人生至理名言的“悟書”,其詮釋空間十分寬廣。年少時看,覺得孫悟空調皮可愛,讓人喜歡;中年時看,覺得有夢想去追尋,欲修正果;年老時看,會去思考自己的初心,美猴王到底哪個時期更快樂。讀了《吳承恩傳》,你會更進一步地理解《西游記》。《淮海浪士:吳承恩傳》作者在完成《施耐庵傳》《羅貫中傳》之后,又一部長篇人物傳記力作《吳承恩傳》,《淮海浪士:吳承恩傳》保持著作者一貫的風格:正史與野史的結合,學術與故事的融合,歷史與文學的契合,力求合縱連橫,古今演變,詩史合一,劍膽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