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兆才評劇創(chuàng)作藝術論/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以成兆才現存的創(chuàng)作及改編的八十余部劇目為研究對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重點從戲劇學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角度,對成兆才的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分析與綜合論述?!冻烧撞旁u劇創(chuàng)作藝術論/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主要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從評劇史和戲曲史的角度,梳理了成兆才在評劇史及戲曲史上的重要地位,從評劇史上兩次重要的藝術改革:吳家坨改革與唐山永盛茶園的演出改革,論述了成兆才創(chuàng)作在評劇形成時期的奠基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從意識形態(tài)角度,談了成兆才劇本主要體現出的民眾思想蘊涵,主要從傳統(tǒng)家庭倫理觀、社會道德觀、宗教觀、戀愛婚姻觀、人生價值觀五方面進行解讀。第三部分對成兆才劇作的敘事藝術,包括情節(jié)與結構藝術和語言技巧進行分析論述,成兆才的劇本在情節(jié)上表現為務實與尚虛的特點,特別是通過夢境與鬼魂實現意與象的統(tǒng)一。成兆才的劇作堅持“一人一事”及“一物”的主腦立意,用來表現人物悲歡離合的開放式線性結構。這種結構特征,一來傳承于中國源遠流長的元明清傳統(tǒng)戲劇和小說,二來也有自己獨特的開創(chuàng)。成兆才的劇作本土特色明顯,一是方言與俗諺,二表現為“戲串”語言程式的廣泛運用。第四部分,分析了成兆才劇本中7類代表性女性形象和人物塑造方式,人物塑造方式有自述式的直接塑造,也有間接塑造及依據劇情的整體建構。第五部分對成兆才改編手法進行分析。成兆才現存八十余部劇目,有一半以上劇目改編自明清小說《今古奇觀》《聊齋志異》及民間宣講善書《宣講拾遺》和《宣講集要》。本部分內容分別從主題及敘事結構、敘事視角、人物關系及身份性格進行具體分析。最后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結合評劇歷史對成兆才的貢獻進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