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倡導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多邊機制及區(qū)域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應運而生。就古今之變而言,“絲綢之路”不但是東西方經濟之路,而且是藝術交流之路。敦煌莫高窟是全世界迄今為止連續(xù)建造時間長、規(guī)模大的佛教石窟群,敦煌壁畫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敦煌學早已成為國際顯學。家具作為造物設計的重要內容,不僅展現人們的生活方式,還可折射內在精神。中國人起居方式由低坐向高坐演進,主要在于“絲綢之路”文化的影響,敦煌家具圖式是其中的重要見證。圖式與圖像關系密切,圖像是人為之形象或影像,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與廣泛的視覺形式。圖式是圖像的呈現方式,具有程式化、結構化特征,一旦形成,具有穩(wěn)定性、概念性特征。因此,家具圖式是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結構化與穩(wěn)定性、概念性特征的家具圖像呈現方式。《敦煌家具圖式》主要通過研究敦煌壁畫中的家具圖式,佐以敦煌雕塑中的家具形象以及其他藝術作品中的相關家具形象,借鑒考古學、文獻學、圖像學、敦煌學、美術學等學科的成果,多維考證,交互闡釋,進而揭示中國中古家具千年之變的重要規(guī)律。為建立通過敦煌壁畫研究古代家具圖式的理論基礎,首先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與家具圖式的關系進行概述,分析繪畫中的家具與家具上的繪畫,闡釋中國傳統(tǒng)家具與繪畫線條、色彩、章法、意蘊的關系。接下來對高型家具進入中國的背景,敦煌壁畫中低坐家具圖式的延續(xù)、本土家具圖式的發(fā)展、高坐家具圖式的融人、外來家具圖式的漢化、特色家具圖式的創(chuàng)制等,進行系統(tǒng)研究,并對具有代表性的家具圖式進行深入的圖像描述、分析與詮釋工作。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敦煌家具圖式的文化表征——家具文化的有機交匯,家具演變的生動見證,中古家具的宏觀展現,佛教元素的全面貫穿。作者通過收集到的敦煌文書記載的3萬余字家具資料,結合家具史文獻及圖式進行分類甄別,展開整體性文本解析。全書圖像共計864幅(337幅正文插圖,527幅附圖),堪稱敦煌家具圖像集成,對于深入研究敦煌家具與相關文化意義重大。《敦煌家具圖式》力求探索建立起敦煌家具文本與圖式的研究基礎,使這項“絲綢之路”古代設計的研究得以深人,為呈現敦煌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積極作用提供具體化、客觀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