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引1
總論一個生命論詩學范例的解讀
——中國詩學精神探源1
上編情志篇: 中國詩學的人學本原觀
釋“詩言志”
——兼論中國詩學的“開山的綱領”21
釋“緣情綺靡”
——兼及傳統(tǒng)雜文學體制中的“文學性”標志40
釋“情志”
——論詩性生命的本根59
中編境象篇: 中國詩學的審美體性觀
釋“感興”
——論詩性生命的發(fā)動81
釋“詩可以興”
——論詩性生命的感通作用105
釋“意象”
——論詩性生命的審美顯現123
釋“意境”
——論詩性生命的精神境界143
“氣”與“韻”
——兼探詩性生命的人格范型170
“味”與“趣”
——試析詩性生命的審美質性190
釋“妙悟”
——論詩性生命的超越性領悟211
下編言辭體式篇: 中國詩學的文學形體觀
“言”與“意”
——詩性生命的語言功能論235
“文”與“質”
——詩性生命的文辭體性論258
“聲”與“律”
——詩性生命的音聲節(jié)律論278
“體”與“式”
——詩性生命的形體組合論298
釋“詩體正變”
結語“生命之樹常青”
——論中國詩學精神之返本與開新348
附錄
生命體驗的審美超越
——《人間詞話》“出入”說索解359
對話·交流·會通
——兼論中國詩學的現代詮釋377
“變則通,通則久”
——論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387
從古代文論到中國文論
.——21世紀古文論研究的斷想397
參考引用書目402
后記415
新版后記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