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成音系學發(fā)展歷程及理論原則和分析方法
1.1 生成音系學的發(fā)展歷程
1.2 SPE理論原則和分析方法
1.3 0T理論原則和分析方法
第2章 聲調的音系表達與漢語連讀變調
2.1 聲調音系表達的問題、發(fā)展與爭議
2.1.1 SPE框架下的聲調區(qū)別特征及局限
2.1.2 聲調的自主音段性質
2.1.3 平調表達的問題
2.1.4 曲折調是一個整體的證據
2.1.5 聲調特征幾何
2.1.6 聲調音系表達的爭議
2.2 自主音段音系學與漢語連讀變調
2.2.1 漂浮聲調和無調音節(jié)
2.2.2 聲調延展和默認聲調
2.2.3 強制性非等值原則
第3章 重疊變調——形態(tài)與音系接口研究
3.1 重疊理論研究
3.1.1 MDT的理論假設、框架及立論理據
3.1.2 對應理論的假設、框架及分析
3.1.3 MDT與對應理論比較
3.2 普通話
3.2.1 重疊變調
3.2.2 SPE和對應理論分析面臨的問題
3.2.3 詞匯音系學分析
3.2.4 MDT分析
3.3 廣州話
3.3.1 重疊變調
3.3.2 非標記形式出現
3.3.3 MDT分析
3.4 成都方言
3.4.1 重疊變調
3.4.2 MDT分析
3.5 本章結語
第4章 連讀變調中的OCP效應
4.1 普通話
4.2 天津方言
4.3 博山方言
4.4 鳳翔方言
4.5 本章結語
……
第5章 反映古聲調系統演化的連讀變調
第6章 連讀變調的方向
第7章 連讀變調轄域——傳統句法與音系接口研究
第8章 連讀變調轄域——OT框架下的句法與音系接口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