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新聞最基層

新聞最基層

新聞最基層

定 價:¥78.00

作 者: 蔡美興
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1559050 出版時間: 2019-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6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大多數(shù)都是作者編務值班時的審稿日志,也有在每周編務會上與記者編輯交流的內(nèi)容,時間跨度十多年,內(nèi)容包括記者采訪寫稿、編輯編稿組版、新聞標題制作、新聞圖片拍攝、新聞業(yè)務管理等,涉及縣域黨報新聞采編的方方面面。正如書名一樣,每一頁、每一篇都來自新聞基層的縣域黨報,來自一名在基層摸爬滾打的縣域黨報新聞把關人的心路歷程。 雖然有些內(nèi)容看起來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蘊藏著一些哲理和新聞傳播的價值,字里行間透著田園鄉(xiāng)村的純樸和自在,散發(fā)出草根的力量和生氣。對看慣了“陽春白雪”式理論探究的新聞界報人來說,讀一讀“下里巴人”式的新聞采編審編探微,或許會別有一番收獲,引發(fā)不一樣的共鳴。

作者簡介

  蔡美興,嘉興日報社平湖分社副社長,長期從事縣域黨報新聞采編工作。新聞作品獲浙江省新聞獎、中國地市報好新聞獎、浙江省縣市區(qū)域報新聞獎等;新聞評論作品曾列入新華社新華網(wǎng)評論員文集;新聞論文在《中國記者》《新聞戰(zhàn)線》《傳媒評論》等核心期刊發(fā)表。

圖書目錄

目?錄
001??代序
???新聞,有一種力量在基層?蔡偉達
002??會議報道用心做
004??網(wǎng)上得來終覺淺
006??民生調(diào)查稿要做透
008??經(jīng)濟新聞的效果轉(zhuǎn)化
010??“妙手偶得”與“養(yǎng)”新聞
012??“社區(qū)新聞”一樣可以做深
014??“盯”出來的新聞
016??“記者觀察”重在觀察
018??要有“反向思維”
020??這條新聞為啥“遲到”?
022??暑假里多點“提醒”報道
024??學會腦筋“急轉(zhuǎn)彎”
026??首先要分清“主輔”
027??黨代表的新聞解讀
029??采訪不能“無疾而終”
031??“小”字中的新聞服務
033??“救小偷”報道的理性思考
035??有對比,才有說服力
037??小報開了“大”眼界
039??領導走訪稿也要接地氣
041??多看看上級黨報
043??體驗報道要量力而行
045??“面對面”要找對人
046??放眼全局看價值
048??內(nèi)容才是王道
050??人大工作宣傳的“三字經(jīng)”
052??一條“補救”的好新聞
054??突出價值標準
056??有必要追問
058??一則特別的頭條
060??“準”字當頭最關鍵
062??打好“新”字牌
064??以“融”文章激發(fā)傳播力
066??突發(fā)的新聞怎么“發(fā)”
068??模仿是為了超越
069??有調(diào)研?才深入
071??哪怕提前5分鐘也好
073??采訪選材要突出主題
074??寫會還要“會”寫
078??多一些“三農(nóng)”新鮮稿
080??這篇新聞還是“空手而歸”
082??用心做好這道“魚菜”
084??經(jīng)濟報道可以做得更“活”
086??跳出總結(jié)寫消息
087??材料只是新聞線索
089??這筆新聞“賬”理得好
090??挖掘“明星”背后的正能量
092??說開去還要“繞”回來
094??多為群眾發(fā)聲
096??要多說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nèi)核”
098??“說”,不等于鮮活
100??救助報道當客觀呈現(xiàn)
102??“導語病”一種
104??多呈現(xiàn)“本土化”
105??把人物寫活
107??“準確”是突發(fā)事件報道的關鍵
109??講好“棋局”背后的故事
111??莫將背景作導語
113??人物報道重點在人
115??此番無新意
116??放大地方元素
117??數(shù)字是個寶?選擇很重要
119??“三農(nóng)”新聞要緊扣“三點”
121??不能“一直掛在嘴邊”
123??深度報道不是簡單增量
126??民生版要有“民生味”
128??做好“兩頭”,讓版面重起來
130??此處應用“馬賽克”
131??要讓讀者弄明白
132??且將副區(qū)當主區(qū)
133??注重組版和后續(xù)報道
135??把策劃意圖體現(xiàn)出來
137??總是“細節(jié)”最感人
139??一圖勝千言
141??新聞也要知“冷暖”
142??新聞延伸閱讀“功夫在詩外”
143??“增加可讀性是群眾觀點問題”
144??“這個版面做得好”
147??系列報道要系統(tǒng)抓
149??聾啞人會“說話”嗎?
150??組稿體現(xiàn)編輯思路
151??滿版都是“小蝌蚪”
152??今天無新聞
154??少些共性報道
155??編稿就如刻瓜燈
157??一條“熱線”為啥能上頭條?
159??編輯不是照排員
161??避免“選擇性”失真
163??風是用來“吹”的
164??不要讓讀者猜謎語
165??防止出現(xiàn)“兩重天”
166??精編出好稿
168??導語要即時刷新
169??要帶著質(zhì)疑編稿
170??為什么是“小白兔”
172??“看得見”的乏味和煩惱
173??不妨沿用“笨辦法”
175??“客觀條件”不能隨意刪
176??不要硬“提拔”領導
177??脫貧不能“永遠在路上”
178??這個不是“邊陲”小鎮(zhèn)
179??不要迷信“網(wǎng)絡搜索”
180??“再次蟬聯(lián)”意思重復
181??多了個尾巴
182??要把新聞要素“何故”說出來
183??“一行”與“一行人”
186??“百姓臉譜”很靠譜
188??記者行動體現(xiàn)媒體擔當
190??“發(fā)布”只是新聞傳播的開始
192??報網(wǎng)互動,威力無窮
194??新聞報道需要溫度
196??世博報道如何“借船出?!?
198??正面引導要先聲奪人
200??如何讓讀者“身臨其境”
202??民生新聞要找共鳴點
203??典型宣傳的引領意義
205??“曝光臺”要重視選題
207??政策解讀“四問”
209??“石頭”落地的新聞思考
211??“鹽荒”面前的黨報引導力
213??節(jié)慶報道要立足“三個維度”
215??“微”也足道
217??孫楊奪冠的“意外”新聞
219??滿足讀者知情權(quán)需“水到渠成”
221??重大主題報道要“舉重若輕”
223??主流媒體要為實體經(jīng)濟鼓與呼
225??“四季歌”如何唱出新意
227??用主流聲音解疑釋惑
229??好欄目需要好稿支撐
231??環(huán)境輿論監(jiān)督的“快、準、效”
233??“問”得不聰明
235??熱線的“冷”思考
237??“新聞坊”很貼近
239??成就報道要寫出成就感
241??做好這道必答題
243??做有思想的經(jīng)濟新聞
245??用典型引領轉(zhuǎn)型
247??立好“深一度”專版骨架
249??如何以小人物講述大變遷
251??呈現(xiàn)大融合要有好切口
253??豐富版式承載主題報道
255??細節(jié)決定傳播力度
257??蹲點報道要有“代入感”
259??敏感話題報道?媒體要有擔當
262??標題制作要避免重復
263??標題“數(shù)字化”的直白表達
265??一語雙關“新意”多
267??新聞標題不能非此即彼
268??“白話式”標題也有味
270??這個標題做得生動
272??借“詩”發(fā)揮?生動有趣
273??要“雷鋒”,不要“雷同”
274??讓標題“動”起來
275??“管”得生動有趣
276??用標題“軟化”內(nèi)容
277??這個標題“亮”了
279??版面是臉?標題是眼
280??標題要求簡潔明了
281??當“模式”成為模式
282??給一個完整的標題
283??新聞表述要符合習慣用語
286??新聞要多鼓勁
288??少用“漫天要價”之類的形容詞
289??“富二代”的正面?zhèn)鞑?
291??新聞力量在于客觀公正
292??法制新聞用詞要規(guī)范
294??讓權(quán)威說話
296??改“形”還要改“神”
298??民生新聞需更多引導
300??切勿自相矛盾
302??個人賬戶不能接受公益募捐
303??大棚套種已非新技術
304??領導不會“分身術”
306??謹用“首創(chuàng)”
307??多學一些法律基本常識
308??軍裝與檢閱式不能亂用
310??還是善意提醒好
311??新聞也要“實名制”
312??沒有“千千萬萬”這么多
314??以理論引導輿論
316??瞄準“靶心”寫好評論
318??以實用性增強評論功能
320??讓內(nèi)容鮮活起來
322??評論需要多樣化
324??多關注領導脫稿講話
326??立論出“新意”
328??別把主體漏掉了
329??用心做內(nèi)參
331??領導觀點?記者語言
334??不要再讓民工“數(shù)錢”了
335??圖片新聞的“收”與“放”
337??“春運表情”也是新聞表情
338??對的時間與錯的畫面
339??這張圖片很應景
340??慎用網(wǎng)絡圖片
341??不要“削”腦袋
342??“掃街”也是必修課
344??“無人機新聞”拍什么?
345??大媽插秧不是體驗
346??配圖不是“金箍棒”
348??少用背影
350??“三言兩語”更要說清楚
351??“拉郎配”也要讓人信服
354??記者也要會算賬
355??標題差錯如吃“蒼蠅”
356??記者不要隨意為農(nóng)民“增收”
357??署名不能可有可無
358??“日月”當分清
359??“將”錯不能就錯
360??這個“代”字不能少
361??兩處差錯,一個意思
362??量詞使用要精準
363??有圖≠有真相
364??讀者不懂“分分種”
365??“何必”與“務必”的天壤之別
366??40002平方公里與385440張卡
368??八旬老人稱“阿婆”為好
369??“下一版”不能“瞎”轉(zhuǎn)
371??聽音還要看字
372??兒童公益集市募集1.2億元愛心款?
373??拼音輸入需要正確選擇
374??見“賢”,不是見“腎”

376??網(wǎng)站選秀在于“大眾化”
378??微博看“兩會”,看出新“花樣”
380??新聞要走在臺風前面
382??“星期E”是報紙上的網(wǎng)絡版
383??一次感人的新聞連線
385??“二次傳播”做得妙
387??全媒體傳播“引爆”社會新聞
389??“第一播報”重在“第一”


392??記者得有“三強”功夫
394??用“五個一”練好腳功
396??一線看“深度、態(tài)度、角度”
398??一切以實效為標準
400??功夫在平常
402??不應停在“飛行模式”
404??“記者蹲點”要沉下去
405??新春走基層有新意
407??讓“靴子”早點落地
409??不妨多考一考采編人員
411??只因多走“幾扇門”
413??如何精做新聞“農(nóng)家菜”
415??讓作風文風“雙贏”
417??為“貼地飛行”立規(guī)矩
419??莫做“三只袋”記者
421??新聞如何實現(xiàn)“三見”
423??好稿評選寧缺毋濫
424??鼓勵向上投稿
425??多向校對學習
428??從“事”上改
430??不在一線的“在一線”
431??鮮活新聞從群眾中來
432??“前線”挖來的新聞才有可讀性
434??“菜鳥”需要精心呵護
437??讓“大雁”飛得更高
440??善于“為我所用”

442??后記?半路出家,更懂珍惜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