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信仰?西方思想史上的回答有種種,更多的是直接把它等同于一種宗教信仰,即對神物、神靈或上帝的崇拜。而蒂利希的理解則要寬泛得多。他認為“信仰是zhongji關懷的狀態(tài)”?!皕hongji關懷”是蒂利希用以理解現(xiàn)實的一個核心概念。人生在世,關切的東西很多,既有那些制約我們生存的東西,如食物、異性、居所之類,也有精神方面的東西,如真、善、美、“神”之類。所謂“zhongji關懷”,也就是人這種存在者被“存在-本身”所攫住時的存在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也即信仰。 信仰遠非一種簡單的現(xiàn)象,而是涉及諸多因素的參與,蒂利希把這些因素之對立沖突、消長顯隱、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情形理解為一種動力學關系。他的任務,就是要把信仰所包含的這些錯綜復雜的動力學關系展示出來。 《信仰的動力學》是蒂利希著作中較偏于哲學的一種。這部著作雖然體量不大,但由于從“zhongji關懷”的角度來定義信仰并對其所包含的復雜的動力學關系作了深入的開掘,故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