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電子商務與計算機文化建筑記憶與多元化歷史

建筑記憶與多元化歷史

建筑記憶與多元化歷史

定 價:¥84.00

作 者: 暫缺
出版社: 同濟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建筑口述史文庫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0885254 出版時間: 201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口述史是人人記憶中的歷史,它記錄了人們親身經(jīng)歷,也是人人都可以作出貢獻的歷史。中國建筑口述史文庫旨在保存人們記憶中有關中國建筑的歷史。 文庫的第二輯《建筑記憶與多元化歷史》匯集了30余篇建筑口述史采訪記錄。延續(xù)了《中國建筑口述史文庫(一輯):搶救記憶中的歷史》中,中國現(xiàn)代建筑記述、建筑遺產(chǎn)保護與中國建筑史研究記述的專題。在中國現(xiàn)代建筑記述方面,許多出色學者談及自己教學、研究經(jīng)歷及建設項目的種種,陳式桐先生談三門峽市早期建設;戴復東院士談杭州華僑飯店設計競賽與四平大樓項目;關肇鄴院士談建筑創(chuàng)作與建筑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劉佐鴻先生談長江輪舾裝設計、“五七鋼鐵連”、同濟設計院幾項制度改革;童勤華先生談同濟大學早期建筑設計教學;彭一剛院士談城市景觀風貌及規(guī)劃建設;陳伯超教授談改革開放體會及對地域性建筑的思考。在建筑遺產(chǎn)保護與中國建筑史研究記述方面,不光有鄭孝燮先生憶文物與名城保護;周維權先生談中國園林研究等,亦有劉先覺先生、劉管平教授、陸元鼎教授、賴德霖教授等人的建筑故事。此外,書中新加入了華僑建筑與傳統(tǒng)匠作記述、口述史工作經(jīng)驗、歷史照片識讀三個主題。在華僑建筑與傳統(tǒng)匠作記述方面,有閩南傳統(tǒng)泥水匠師陳實生、閩南溪底派王世猛匠師、馬來西亞檳城陳忠日木匠等人的口述記錄。更有口述史工作經(jīng)驗交流、歷史照片識讀等精彩內(nèi)容。擬為建筑史研究者提供更豐富的史料和口述經(jīng)驗參考。

作者簡介

  陳志宏,男,華僑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近代華僑建筑文化海外傳播史、閩臺地域建筑研究;主要著作:《閩南近代建筑》(2012);主要獎項:2009年獲首屆中國建筑史學青年學術論文二等獎;2017年設計作品“閩南生態(tài)文化走廊示范段——木棉新驛驛站”獲中國建筑學會主辦首屆海絲建筑文化青年設計師大獎賽二等獎?!£惙曳?,女,華僑大學建筑學院講師。2007年天津大學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研究生論文題目為《中國古典園林研究文獻分析》,2018年天津大學建筑歷史與理論專業(yè)博士畢業(yè),博士論文題目為《二十世紀的中國古典園林學術史基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傳統(tǒng)景觀創(chuàng)作理論、閩南傳統(tǒng)建筑等,已發(fā)表《近代以來的古典園林研究史初探:文獻分析與學科分布研究》(2009)、《歷史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典園林研究地理分布分析》(2018)、《廈門虎溪巖寺景觀理法探析》(2018)等論文。

圖書目錄

華僑建筑與傳統(tǒng)匠作記述
馬來西亞檳城姓林橋的營建(涂小鏘、康斯明)
“香山幫”杰出匠師程茂澄先生口述(蔡軍、劉瑩、殷婕)
閩南傳統(tǒng)泥水匠師陳實生(成麗、武超)
閩南溪底派傳統(tǒng)工匠師承譜系(陳志宏、黃美意)
閩南溪底派王世猛匠師水卦圖技藝(吳小婷、黃美意)
陳忠日木匠談馬來西亞檳城華人木屋的營建(陳耀威)
閩南呂氏堆剪匠藝(成麗、馬晶鑫)
中國現(xiàn)代建筑記述
陳式桐先生談三門峽市早期建設(高原)
戴復東院士談杭州華僑飯店設計競賽與四平大樓項目(華霞虹)
關肇鄴院士談建筑創(chuàng)作與建筑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盧永毅、王偉鵬、段建強)
劉佐鴻:長江輪舾裝設計、“五七鋼鐵連”、同濟設計院幾項制度改革(華霞虹)
童勤華先生談同濟大學早期建筑設計教學(錢鋒)
彭一剛院士談城市景觀風貌及規(guī)劃建設(李浩)
陳伯超教授談改革開放體會及對地域性建筑的思考(劉思鐸、孫鑫姝)
建筑遺產(chǎn)保護與中國建筑史研究記述
鄭孝燮先生憶文物與名城保護(王軍)
周維權先生談中國園林研究(溫玉清、陳芬芳)
陸元鼎的華南建筑故事(張彎、彭長歆)
王其明教授談單士元對建筑理論與歷史研究室早期工作的貢獻(何瀅潔)
劉先覺教授談東南大學外國建筑史教學(武晶)
劉管平的華南建筑故事(張彎)
黃為雋先生談個人學習工作經(jīng)歷與天津大學建筑教育(戴路、張向煒)
楊永祥先生談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威海公園設計(戴路、王堯)
賴德霖教授談清華大學外國建筑史教學(武晶)
附:紀念汪坦先生
口述史工作經(jīng)驗交流及論文
中國傳統(tǒng)建筑營造中的口述傳統(tǒng)(吳鼎航)
基于“專家”口述史的建筑歷史研究——梅季魁口述史編寫綜述(孫一民、侯葉)
附:改革開放初期的教學、研究、創(chuàng)作經(jīng)歷——梅季魁先生口述記錄節(jié)選
以口述史聯(lián)結(jié)建筑史與社會史——武漢拆毀建筑口述實錄”項目的實踐與思考(許穎、丁援)
附:侯紅志先生談“福五”和“申四”
保護與破壞:基于村民口述的聚落變遷史(1945—1978)——以皇城村為例(薛林平、石玉)
漁獵之音——口述史視野下的鄂溫克族居住空間探究(朱瑩、仵婭婷、李紅琳)
歷史照片識讀
清華大學建筑系“歌劇”《沒有國哪有家》劇組合影(謝文蕙)
紀念堂設計團隊合影(馬國馨、張向煒)
關肇鄴先生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擴建工程工地指導施工(賴德霖)
附錄
附錄一 中國建筑口述史研究大事記(20世紀20年代—2018年)
附錄二 編者與采訪人簡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