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地處粵、閩、臺三省交界海面,明清兩代是名聞遐邇的海上軍事重鎮(zhèn),素有“中國東南海防門戶”之稱。據(jù)相關資料,自明萬歷三年(1575)詔設“協(xié)守漳潮等處專駐南澳副總兵”至清末,先后有170多任副總兵、總兵在此守衛(wèi)御敵,眾多文武官員、騷人墨客登臨海島也多有題作,他們或以石刻或以立碑等形式,把南澳社會出現(xiàn)的重要人物和發(fā)生的重大事件記載下來。《南澳石刻調查/福建與海洋系列叢書》分“摩崖”“碑刻”“墓碑”和“雜刻”四個部分,采取將現(xiàn)有石刻圖像資料與文字相結合的形式,按照石刻上所標明的時間順序編排,將這些石刻、碑記等歷史文物,一一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并“基本為每一位找到資料的人物撰寫了詳細傳記”,為研究我國明清兩代的海防史和南澳的歷史、地理等狀況提供了珍貴的實物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