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在取得史無前*輝煌成就的同時,也伴隨經濟社會雙重轉型成為世界性風險社會的重要一員。如何正確認識和有效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是法治中國、平安中國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該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運用風險社會和社會治理理論,采用社會學的定性研究方法,以基層矛盾作為研究對象,以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矛盾糾紛先發(fā)多發(fā)、堪稱中國當代發(fā)展縮影的廣東省探索實踐為樣本,從風險類型、風險來源、風險調控、風險治理四個維度,系統地研究分析了當代中國基層矛盾的表現特征、源頭歸因,在解讀現有社會矛盾風險控制的制度化、社會化、法治化、多元化、人文化五個路徑基礎上,就如何深入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探究了在治理理念、治理格局、治理體制、治理方式、治理目標管理五個方面的內在邏輯,提供了對各地深化基層社會治理、防控社會風險具有一定前瞻性、創(chuàng)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實踐路徑,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具有啟迪意義和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