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民族/荊楚文化叢書·學術系列》論述的荊楚民族,“荊楚”所指,以今湖北省為范圍:“民族”所指,按慣例是特指“少數民族”,因此,“荊楚民族”,準確地說應該是“荊楚少數民族”,或“湖北少數民族”?!肚G楚民族/荊楚文化叢書·學術系列》論述荊楚民族,以荊楚(湖北)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及社會發(fā)展為重點,歷史與現實視角相結合,主要從民族起源、歷史發(fā)展、經濟生活、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等五個層面,對當今湖北境內的少數民族進行較簡明扼要但全面、系統的介紹。撰寫以既有成果為基礎,體現個人研究特色,注重吸收新研究成果,論述結合,力求展現湖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與社會的全貌?!肚G楚民族/荊楚文化叢書·學術系列》寫作由中南民族大學田敏、哈正利、唐胡浩、崔榕四人合作完成。具體分丁如下:田敏:導論,第一章,第七章,全書統稿。唐胡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哈正利:第三章。崔榕:第二章?!肚G楚民族/荊楚文化叢書·學術系列》作者均為長期從事少數民族特別是荊楚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及其社會研究的高校教師,在《荊楚民族/荊楚文化叢書·學術系列》所撰寫的湖北少數民族地區(qū)做過多次田野調查,完成過相關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和系列研究成果?!肚G楚民族/荊楚文化叢書·學術系列》寫作參閱了眾多前人研究的成果(見參考文獻),考慮到《荊楚民族/荊楚文化叢書·學術系列》的體例要求,不在參考和引用的地方一一對應注釋,而以參考書目的形式一并注明。在此,我們對參考文獻中所列的作者和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誠摯的敬意!《荊楚民族/荊楚文化叢書·學術系列》所使用的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為《荊楚民族/荊楚文化叢書·學術系列》作者所拍,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