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讀經”,必然會涉及每個漢字的讀音問題。歷目前,唐代陸德明曾經撰寫《經典釋文》一書,其第二卷則是“周易音義”。例如,“乾坤”二字之乾字如何讀? 陸氏音義“竭然反”(所謂“反切”就是留頭留尾去中間),讀音就是jiàn(音鍵); 又如“解”卦名之讀音,陸氏直接注“蟹”;又如“剝”卦名之讀音,陸氏注“邦角反”, 讀音就是bāo(音包);又如《系辭》“徃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陸氏注“信,本又作伸,音申”等等,既然讓“兒童讀經”,音義可不慎乎? 是書部分是筆者整理的敦煌石室《周易音義》殘卷內容(附錄從法國回歸給羅振玉先生之唐玄宗時期敦煌石室繕寫的原本照片);第二部分是影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雅雨堂復刻通志堂本《周易音義》。并附有漢語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