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電子商務與計算機文化文化與傳播研究(2018年卷)

文化與傳播研究(2018年卷)

文化與傳播研究(2018年卷)

定 價:¥79.00

作 者: 廖聲武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144445 出版時間: 2019-07-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文化與傳播研究》是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創(chuàng)辦的涵蓋新聞傳播學科研究領域的學術集刊,旨在搭建一個新的學術平臺,展示海內(nèi)外學者新的研究成果,以倡導學術創(chuàng)新和學術爭鳴。2017年5月創(chuàng)刊,在我社出版了第一輯,本輯為2018年卷,本刊關注的重點不僅是新聞傳播領域本體和技術的變化與發(fā)展,同樣將研究的視角投射于傳播帶來的文化的變遷上,而后者恰恰是新聞傳播研究中容易被忽視的部分。本刊希望為學科研究開辟一個百花盛開的園地,為媒體發(fā)展提供我們的智力支撐,為社會進步貢獻智慧成果。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舉辦新聞傳播專業(yè)已有30年的歷史。1987年,幾位在湖北大學任教的原《長江日報》編輯記者開辦新聞學專業(yè)。1997年成立新聞傳播系,設有新聞和廣告2個專業(yè)。2013年,學校成立新聞傳播學院,一路走來,篳路藍縷,歷盡艱辛。今天新聞傳播學院擁有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傳播學和播音與主持藝術共5個專業(yè),在校本科學生達1000人,研究生近100人。教學研究平臺與設施不斷完善。教職員工已有近40人,教師中高級職稱達60%,博士率超60%。本期刊物共刊載了18篇文章,分設為傳播學研究、傳媒文化研究、新聞實務研究、媒介經(jīng)營與廣告、媒介教育交流5個欄目加1篇特稿。這些稿件來自于海內(nèi)外20多位作者。

作者簡介

  廖聲武,新聞學博士,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是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湖北大學教授委員會委員,湖北大學省級重點學科(新聞傳播學)負責人。是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訪問教授。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80多篇,出版著作9部。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輿論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新聞教育學會理事、湖北省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湖北省記協(xié)理事、湖北省廣播電視學會常務理事。

圖書目錄

·特稿·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堅守和新聞輿論工作創(chuàng)新 童兵
·傳播學研究·
新時代網(wǎng)絡空間治理理念的多維內(nèi)涵探析 郭致杰 王燦發(fā)
視覺文化時代的蹊徑——移動音頻的傳播模式研究 郝君怡 周勇
·新聞理論研究·
從新聞學關鍵詞看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新聞觀念的演變 路俊衛(wèi) 秦志希
·媒介文化·
智能時代的信息價值觀引領:技術風險與信息倫理 郭小平
新媒體倫理:傳統(tǒng)與挑戰(zhàn) 彭增軍
網(wǎng)絡用戶勞動、數(shù)據(jù)商品與媒介資本價值 鄭忠明
·新聞實務·
程序化:新聞輿論傳播的科學保障 趙振宇
也門報刊新聞寫作的主要特征淺探 歐陽明 周慧文 向小薇
·廣告?zhèn)鞑ァ?br />基于技術的嵌入與操控——原生廣告的美學解讀 張順軍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熱播劇創(chuàng)意中插廣告的敘事重構及反思 柴巧霞 虢晴天
廣告輿論研究的趨向及價值思考 晉藝菡
·新媒體傳播·
社交媒體時代環(huán)境事件傳播的話語分析——以新浪微博“霧霾”為例 張帆
·會議綜述·
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學研究委員會“2017年中國應用新聞傳播論壇”會議綜述
  張萱
2017中國新聞史學會視聽傳播研究委員會學術年會綜述 江龍軍 柴巧霞
征稿啟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