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全抱負遠大,總是不滿足現狀。他看到國家改革開放政策促使世事巨變,也想趁著大好時機大干一番事業(yè),美美氣氣掙一把錢。于是,就從鎮(zhèn)政府干部崗位上分流出來搞企業(yè)。從辦樓板廠起步,不久增設了加油站;再將樓板廠擴大,增制水泥電線桿。幾年后,業(yè)厚財旺,情緒高漲,遠去他鄉(xiāng)買山開煤礦。風風光光實現了大老板的愿望??墒?,好景不長,不幾年光景,由于種種原因,被迫將心愛的煤礦賣掉。賣又賣得骯臟,并未獲得合同中所協(xié)定的全部金額,這使李智全經濟損失慘重。之后,他又偶遇“扶企”者,喜樂于懷,本想有幸被扶,趁此東風再大干一場,卻又被“扶企”騙了一筆。他實不甘心,在灰心喪氣中,又將買煤礦時所集的大筆錢投入到租賃的千畝荒原上種植樹苗,想通過種植樹苗實現經濟效益的回轉,可事與愿違,樹苗卻不好銷售。由于鋪底資金當初全是銀行和個人貸款。眼看著所有貸款都到期,他心急如焚。然而心誠運糟。正在為債務焦急之時,國家經濟大整頓又迅猛展開,即控制國民經濟中所有不正渠道。這一控制使他失調,貸大批鄉(xiāng)民的款不能返還,引起鄉(xiāng)民的不滿,便紛紛到政府上訪,造成社會秩序混亂,負面影響極大,只能以非法集資罪將其入獄以平民怨。這是一部繼《平凡的世界》后,又一部具有陜北題材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