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主要探討的是古人所面臨的倫理上的兩難困境,其中不乏一些相當有趣的問題。諸如親情與國法孰先孰后;法律條文是否應該向全社會公開;敵人陣營里的起義者是否應該受到我們的熱情接納;一切的侵略戰(zhàn)爭是否都是非正義的;在利益足夠大的時候,見利忘義是否才是weiyi合乎道德的選擇…… 這些問題在今天看來似乎沒有任何值得討論的必要,然而古人的深思熟慮往往能使我們大吃一驚,而在我們認真聽過他們的理由之后,又不得不承認在這些看似荒誕的理由之中確實飽含著真知灼見。古人的觀念的確與現(xiàn)代人隔閡太大,以至于我們必須先從觀念上懂得他們,然后才能夠妥當地理解他們的言談與舉止,憧憬與顧慮,乃至他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書以學貫中西古今的現(xiàn)代視角反觀古代中國社會,敘述旁征博引卻流暢自然,直抵觀念核心而不晦澀難懂。即便是最普通的讀者也能看懂全書,在妙趣橫生的文字中尋蹤索跡,從中洞悉真知灼見,體會到智慧與思辨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