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總論
第1章 行道樹修剪意義
1.1 城市綠化美化
1.1.1 修剪的直接造型效果
1.1.2 修剪調節(jié)樹木生長
1.2 行道樹生理健康
1.2.1 滿足植物生理需求
1.2.2 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1.3 街道交通安全
1.3.1 修剪達到理想樹體結構
1.3.2 消除枯死枝條的隱患
1.3.3 維持與城市設施的安全距離
第2章 行道樹修剪原則
2.1 因地制宜原則
2.1.1 依據生長空間考慮修剪
2.1.2 依據種植地段考慮修剪
2.2 因樹修剪原則
2.2.1 宏觀層面的樹木差異
2.2.2 微觀層面的樹木個體差異
2.3 因時修剪原則
2.3.1 根據生理周期特點進行修剪
2.3.2 根據樹木的生長年齡進行修剪
2.4 統(tǒng)一性原則
2.4.1 體量大小一致
2.4.2 分枝點高度一致
第3章 行道樹修剪目的
3.1 調整行道樹樹體體量與大小
3.2 修剪成為理想樹形
3.2.1 自然式樹形
3.2.2 混合式樹形
3.2.3 規(guī)則式樹形
3.3 調整行道樹樹體生長
3.4 整形修剪的其他益處
第4章 修剪工作流程
4.1 修剪前調研
4.2 制訂修剪計劃
4.2.1 明確修剪目的
4.2.2 提出修剪對策
4.3 修剪作業(yè)實施
4.3.1 技術培訓
4.3.2 準備工具及設備
4.3.3 修剪操作
4.3.4 處理現場并撤離
4.3.5 修剪后的養(yǎng)護
4.3.6 鳥巢保護
第5章 修剪方法
5.1 修剪技術
5.1.1 大枝疏剪
5.1.2 小枝疏剪
5.1.3 短截
5.1.4 回縮
5.2 修剪順序
5.3 修剪部位
5.3.1 主干(主枝)修剪
5.3.2 側枝修剪
5.3.3 細部修剪
5.3.4 病蟲害部位
第6章 行道樹修剪時期
6.1 按季節(jié)修剪
6.1.1 冬季修剪
6.1.2 春季修剪
6.1.3 夏季修剪
6.1.4 秋季修剪
6.2 按生長周期修剪
6.2.1 休眠期修剪
6.2.2 生長期修剪
第7章 修剪安全策略
7.1 穿戴安全裝備
7.2 規(guī)范工具使用
7.3 避讓道路設施
7.4 交通管制
7.5 人員配備
各論
第8章 國槐行道樹修剪
8.1 生長特性
8.1.1 形態(tài)及習性
8.1.2 樹冠類型
8.1.3 芽特性
8.1.4 枝條特性
8.2 修剪內容
8.2.1 修剪時間
8.2.2 修剪目標
8.2.3 修剪流程
8.2.4 修剪前后比較
第9章 白蠟行道樹修剪
9.1 生長特性
9.1.1 形態(tài)及習性
9.1.2 樹冠類型
9.1.3 芽特性
9.1.4 枝條特陛
9.2 修剪內容
9.2.1 修剪時間
9.2.2 修剪目標
9.2.3 修剪流程
9.2.4 修剪前后對比
第10章 油松行道樹修剪
10.1 生長特性
10.2 修剪內容
10.2.1 修剪時間
10.2.2 修剪目標
10.2.3 修剪流程
10.2.4 修剪前后對比
參考文獻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