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范景中
導論
第一章 漢字及其書寫:中國書法研究
西方的中國書法研究
從《清代的篆書》到《米芾》
風格結構的綜合體
作為“濾鏡”的米芾
從功能出發(fā)
《米芾》的意義
第二章 收藏與鑒定:中國繪畫
德國的東亞藝術收藏
《蘭石》與藝術鑒定
摹本問題
藝術品質
《蘭石》的開拓性
第三章 創(chuàng)造與法則:規(guī)模生產的中國藝術
“模件性”的誕生
模件化之基礎
自然與創(chuàng)造
規(guī)模生產中的創(chuàng)造力
藝術是什么?
模件性思維方式
假說的構建
《萬物》的啟示
第四章 開放的寶藏:佛教石經
從事實開始
一條紅線
海岱山之石
第五章 知識環(huán)境:師承與同儕
維爾納·施派澤[Werner Speiser]
赫伯特·馮·艾納姆[Herbert von Einem]
謝凱[Dietrich Seckel]
羅越[Max Loehr]
其他老師
兩位同儕
同時期的西方藝術史研究
第六章 頭上的星空:歐美漢學家及其中國藝術研究
沙畹[Emmanuel-edouard Chavannes]
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
鮑吾剛[Wolfgang Bauer]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高羅佩[Robert Hansvan Gulik]
注釋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