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通曉為人處世規(guī)律,看淡生活的跌宕起伏,成就謙和儒雅的自己。 王蒙講孔孟老莊,“要的就是老王的那點靈氣,那點經歷,那點沉浮,那點切骨的感受與獨有的體會,那點言之成理、思之成精的新發(fā)現?!弊x《孟子》,在繁雜世事中,不忘初心,守住原則和底線,辨清利義要害。 讀《道德經》,洞見世間萬物最根本的道與理,了解宏大的世界觀,提高人生格局。 讀《莊子》,齊物思辨,心齋坐忘,自在快樂,找到精神的寄托。 讀《列子》,黃老之幽隱,極致的思考,在議論和寓言中學會批判思維。 讀宋明理學心學,澄清概念誤區(qū),建構強大的內心和自我認知。 全書共分為六大部分,分別是《論語》篇、《孟子》篇、《道德經》篇、《莊子》篇、《列子》篇以及儒學拾遺篇。孔子的君子觀、中庸思想、仁愛與德政,孟子的浩然之氣、性善論、義利觀,老子的道和無為而治,莊子的齊物思辨和養(yǎng)生觀……王蒙抽絲剝繭,去粗取精,古今貫通,將充滿哲思的儒道文化融入生活經驗,王蒙的處世哲學與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先賢的大智慧渾然一體。 生根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諸子思想,是中國人價值觀、思維方式、處事原則的文化源頭,至今深刻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跟隨王蒙讀懂經典,與先賢為友,以孔孟精進工作,以老莊安頓身心,以傳統文化滋養(yǎng)人格,深刻從容應對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