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研究對象和目的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
第一章 所涉編鐘的分布及形制分析方法介紹
第一節(jié) 從存世文物看兩周越地青銅編鐘的分布
一、越地范圍
二、兩周越地編鐘分布狀況概覽
第二節(jié) 統(tǒng)計學標準差在鐘類樂器形制分析中的運用
一、標準差及其在考古學研究方法中的引入
二、對鐘類樂器的形制進行標準差分析的方法
三、標準差在鐘類樂器形制分析中的意義
第二章 兩周越地青銅編鐘的形制及其規(guī)范
第一節(jié) 鐘身形制標準差分析
一、镈
二、甬鐘
三、紐鐘
四、句錘
五、其他
第二節(jié) 甬(紐)部形制標準差分析
一、镈
二、甬鐘
三、紐鐘
四、句鑃
第三節(jié) 從出土實物看越地青銅編鐘的形制規(guī)范
一、镈
二、甬鐘
三、紐鐘
四、句鑃
五、其他
第三章 兩周越地青銅編鐘音樂性能分析
第一節(jié) 正側鼓音程關系分析
一、镈
二、甬鐘
三、紐鐘
四、句錘
五、其他
第二節(jié) 音列推定及調高分析
一、镈
二、甬鐘
三、紐鐘
四、句鑃
五、其他
第三節(jié) 從出土實物看越地青銅編鐘的音樂性能
一、镈
二、甬鐘
三、紐鐘
四、句鑃
五、其他
第四章 兩周越地青銅編鐘音響性能分析.
第一節(jié) 鐘腔內壁調音銼磨
一、挖“隧”調音
二、內唇銼磨
三、內唇、音梁多重銼磨
第二節(jié) 音響性能其他相關因素分析
一、形制因素
二、構造因素
三、用銅量
第五章 兩周越地青銅編鐘的存在狀態(tài)
第一節(jié) 紋飾及其風格的轉變
一、商
二、西周
三、東周
第二節(jié) 形制的規(guī)范程度及特點
一、歷時性結論
二、地域性結論
第三節(jié) 雙音狀態(tài)的發(fā)展
一、歷時性結論
二、地域性結論
結語
參考文獻
一、古籍
二、著作
三、期刊論文
四、學位論文
五、發(fā)掘報告
附錄
附表一:商代越地未成編樂鐘形制比例標準差分析表
附表二:西周越地未成編樂鐘形制比例標準差分析表
附表三:東周越地未成編樂鐘形制比例標準差分析表
附表四:兩周越地編鐘正側鼓音程音分值標準差分析表
附表五:商代越地未成編樂鐘正側鼓音程音分值標準差分析表
附表六:西周越地未成編樂鐘正側鼓音程音分值標準差分析表
附表七:東周越地未成編樂鐘正側鼓音程音分值標準差分析表
附表八:羊角紐鐘正側鼓音程音分值標準差分析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