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軍事軍事歷史/紀實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精神

定 價:¥46.00

作 者: 王炳林
出版社: 中共黨史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系列讀本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09850695 出版時間: 2019-07-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紅旗渠精神主要是指立足群眾、相信自己的自力更生精神;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眾志成城、互相支援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干部帶頭、不計得失的無私奉獻精神。它是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譜系的重要內(nèi)容,是林縣縣委帶領全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萬丈豪情,憑著一錘一釬一雙手,用十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嶺中實踐而成。《紅旗渠精神/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系列讀本》采用精簡、質(zhì)樸的語言,生動、典型的案例,豐富、詳實的史料,介紹了紅旗渠精神的形成的歷史淵源、現(xiàn)實基礎和文化底蘊,闡釋了紅旗渠精神的主要內(nèi)涵和基本特征,論述了紅旗渠精神在當今社會的獨特價值。

作者簡介

  馬福運,男,河南臺前人,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河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入選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2015年“全國高校優(yōu)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yōu)資助計劃”、河南省優(yōu)秀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學者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4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理論版、《高校理論戰(zhàn)線》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60余篇,7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復印;出版專著2部,主編2部;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河南省政府發(fā)展研究獎等學術獎勵10余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紅旗渠精神的形成
一、紅旗渠精神的內(nèi)涵
二、紅旗渠精神形成的歷史背景
三、紅旗渠精神形成的實踐基礎
四、紅旗渠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第二章 依靠群眾、相信自己的自力更生精神
一、征求干部群眾意見、科學民主決策
二、立下愚公移山志,決心劈開太行山
三、積極發(fā)動群眾、調(diào)動群眾積極性
四、一顆紅心兩只手,自力更生樣樣有
第三章 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
一、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二、腳踏實地,苦干才有希望
三、頭可斷,血可流,不建設好林縣不罷休
四、當代愚公多壯志,鑄就紅旗創(chuàng)業(yè)魂
第四章 眾志成城、互相支援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一、相互信任、團結統(tǒng)一的領導班子
二、黨中央、國務院及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
三、后方支援前方、保障物資供應
四、凝心聚力、劾力同心、共成偉業(yè)
第五章 干部帶頭、不計得失的無私奉獻精神
一、不搞特殊,大公無私,堅守信仰
二、黨員干部能夠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
三、取舍之間,舍小家,取大家
第六章 紅旗渠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一、馬克思唯物史觀的生動實踐
二、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的鮮活案例
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