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從現代植物學者的視角,去審視、挖掘、考證中國古代不同季節(jié)觀花賞花的小品集。自宋朝開始,我國民間就有“花信風”一說,意在表達在某個節(jié)氣或者時令,某種花恰好開放或者繁茂,仿佛風帶來的開花的信息。通常流傳“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指小寒至谷雨,每個節(jié)氣以五日為“一候”,一節(jié)氣有三候,每候有不同花開。但此說法具體所涉的花或植物,卻始終沒有明確指向。至明朝時,雖有人補全了每一番的花之種類,但物候混亂,多與植物學相悖。 本書采用“花信風”一說,以二十四節(jié)氣貫穿全年,每節(jié)氣三候,依古意選取了該節(jié)氣或時令恰好開放的花。可說是以現代植物學的視角,遵循自然規(guī)律,為古人的“花信風”一說做了補全。每“一候”選取的花,全部為古人曾經描寫或贊頌過的植物。每種花賦寫圖文一篇,將作者與植物相遇的故事娓娓道來,并講述植物名稱的古今流變、詩詞意象和文化意義,以及現代科學對這種植物的識別與闡釋。作者對于花的情感,也許會令你會心一笑,畢竟這些花,都是開放在我們身邊的經典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