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社會
1.城市的歷史,還是歷史上的城市
2.城市書寫與生命共載——城市文學中的全球命運共同體征象
3.內陸歐亞胡語城名“洛陽”溯源
4.18世紀阿勒頗城市居民的高死亡率與公共醫(yī)療衛(wèi)生
5.中東城市治理史學的研究與反思
6.對五四新文化來源的再認識:論20世紀初的海派京劇與現代美學形態(tài)轉型
7.華夏文明視閾下中國文物保護單位價值新探
8.烙印群體的社區(qū)營造:以篆刻戒毒康復共同體為例
9.精細化管理視角下的上海城市品牌建設研究——基于在滬外國人實驗性調查的發(fā)現
10.“白丁”之言:文學視閾下的列奧納多·達·芬奇筆記
11.澳大利亞原住民社會工作研究的發(fā)展及啟示
12.美國社會轉型期中產階級女性婚姻與家庭生活的變遷(1870-1920)
13.“為美利堅合眾國干杯”——《障礙都燒毀了》中的美國國家認同
14.戰(zhàn)爭視域下的美國城市環(huán)境危機——以尼亞加拉瀑布市為個案
藝術中的都市文化
15.寫在一組別現代論文前面的話
16.別現代:未定與將是
17.敞開與生成:建構中的別現代理論——兼與趙耀等商榷
18.中國古典美學亦需“跨越式停頓”——從王建疆教授“中國美學形態(tài)”說談起
19.從AI等科技背景看別現代理論的現實基礎和普適性
20.“不出版就淘汰”——基于西方學術出版機構或者大學出版社采稿過程的觀察
21.啟蒙現代性在中國的原初形象及其演變——《新青年》封面與插圖研究
22.性別、階級與國族:莎士比亞歷史劇中的酒和酒館
光啟學術
23.背信棄義的友人:《哀怨集》第一卷第八首
24.詩集的羅馬之旅:《哀怨集》第三首第一篇
25.借鑒歷史經驗,回應現實問題————評王振霞、王玉沖《古羅馬城市與城市化》
26.從呼吁公眾參與到以公眾為核心:歷史保護的一種新視角——評《集體記憶、公眾歷史與城市景觀——多倫多市肯辛頓街區(qū)的世紀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