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新型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深入推進,致災因素大量增加,火災隱患大量存在,我國總體上仍處于火災易發(fā)、多發(fā)期,發(fā)生重特大火災的風險很高。我國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仍比較薄弱,公民的消防安全素養(yǎng)亟待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質是國家消防安全體系構建的軟實力,消防安全素質教育不僅包括消防安全常識、火災防范意識和火場自救逃生技能的傳授,還應該包括消防文化、消防精神和消防科學等更深層次的宣教內容。目前,我國的消防宣傳教育工作主要集中在基本消防安全知識的教育培訓上,對于我國消防相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已經取得的消防研究成果的大眾化傳播和展示極為有限。然而消防科學研究的*終目的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火災防控的戰(zhàn)斗力,可見在不同層次的公眾中傳播消防科研成果是實現(xiàn)科研成果走向市場、服務社會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一直致力于消防科普事業(yè)的宣傳和教育,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消防科普的認識也在逐年提高,國家各級財政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出版消防科普讀物、建立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開辦消防展覽等。各級消防機構每年也組織消防科技宣傳周活動,用于消防科研成果的普及和轉化。但是消防科研項目專業(yè)性較強,研究內容較多,好多科技資源并未得到全面的轉化,而且傳播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對于我國在消防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的眾多研究成果,特別是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科研成果,應進一步提煉并普及到公眾當中,以提升消防科研成果的影響力,擴大消防科研成果的應用范圍,使新的消防科研成果成為消防科學普及的源頭?!断腊踩抑溃杭彝ハ腊踩H子讀本》通過對近年來家庭常用物品發(fā)生火災事故的直接和間接原因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居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小太陽、電動自行車等物品的火災危險性不被公眾熟知,在這些物品使用不當或錯誤操作的情況下,經常會引發(fā)火災,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目前針對這些家庭常用物品及其火災危險性沒有相關的實物科普資源或數(shù)字科普資源用于傳播和學習,極大地阻礙了居民對這些消防安全知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