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可能都聽過這樣的話——“善待自己”“原諒自己”“對自己好點”“這不是你的錯”。你是否也曾經像我一樣疑惑:要怎樣才能做到這些? 究竟是誰或者自己的哪一部分應該被原諒、被溫柔以待?其實,我們都有兩個獨立的內在自我: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這兩個內在自我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希望、夢想和恐懼。在生活中,我們往往為了滿足一個自我的需要,而犧牲另一個自我。因此我們常常發(fā)現自己無法找到內心的平衡與平靜?!秲仍诟改傅挠X醒》一書則提出:內在父母應當承擔起改進與內在小孩內部對話模式的首要責任。當內在父母開始聆聽并了解內在小孩的渴求和需要,對內在小孩傾注愛,并以滋養(yǎng)和支持的方式養(yǎng)育內在小孩時,內在小孩也能體驗到更好的養(yǎng)育帶來的益處。這兩個自我將會繼續(xù)相互激勵、改善關系,我們的內在幸福感會提升,內部關系也會得到平衡。身為有自我意識的成年人,我們應該主動去改變、修復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所帶給我們的傷,約翰?波拉德畢生致力于個體內部關系模式改善的研究和實踐,幫助上百萬人修復了童年創(chuàng)傷和不良關系模式。本書囊括了約翰?波拉德35年的心理研究,帶你走上內在父母覺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