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一共寫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是中國文化的“超級案例集”。 本書用“通篇大白話”讓你輕松讀懂《資治通鑒》的故事,并用深刻的“華杉講透”點評,讓你領悟歷史背后的古人智慧。 李固駁斥群臣:不要急于“就問題解決問題” 【歷史事件】公元138年,區(qū)憐造反,順帝召集大臣商議。群臣都表示應該派遣大將、增加兵力鎮(zhèn)壓。而李固卻發(fā)現,區(qū)憐造反是由于地方官征收的賦稅太重,增派兵力鎮(zhèn)壓不僅勞民傷財,而且無法從源頭解決問題。因此他要求更換地方官員籠絡人心,區(qū)憐之亂果然被平定。 【華杉講透】從李固的事件我們可以學到,就問題解決問題,往往會制造出更大、更嚴重的問題,如果我們能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這是一個管理學問題,相當于豐田生產方式的“五個為什么分析法”,一個問題的發(fā)生一定有它根本的原因,當我們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時候,就能穿透到其真因,從源頭解決問題。 馬賢的失?。和使部嗍穷I導力的體現 【歷史事件】順帝時期,西羌叛亂,馬賢奉命征討。然而他在野外駐扎時設立帳幕,山珍海味不斷,兒子侍妾在左右侍奉,將帥們不服氣他的號令。到了次年正月,馬賢與羌族鏖戰(zhàn)于射姑山,漢軍大敗,馬賢和兩個兒子也一起陣亡了,自那以后東、西羌侵擾更甚。 【華杉講透】領導是帶頭人,萬事都要率先垂范,如果有勞苦,就要與大家共苦;如果要享受,就帶著大家一起享受。比如說項羽,他不光戰(zhàn)斗中沖鋒在前,修筑工事的勞動中,他也是拿著木板親自參加夯土。又比如說段颎,他在邊疆十余年,沒有一天是安安心心在床上睡的,他與將士同甘共苦,所以所有人都愿意為他死戰(zhàn)。同甘共苦是所有領導成功的關鍵,是團隊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所在。 太傅胡廣:要警惕“好好先生” 【歷史事件】太傅胡廣,在朝三十余年,歷事六個皇帝,受到很高的禮遇。但是,一直到他八十二歲薨逝,也沒有得到天下人的敬仰。因為他做人謹小慎微,常常遜言恭色以取媚于時,沒有忠直之風,天下人因此輕視他。 【華杉講透】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跟誰都親熱,跟誰的立場觀點都一致,這樣的人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因為人們的立場觀點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他跟誰都一致,那他一定是欺騙了其中一些人。一個人,他應該立場堅定,表里如一,始終不變,這才叫個人。見誰都想取悅,只要有利益他就能妥協(xié),那就是孔子說的,德之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