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宛若一出歷史劇,伏爾泰、狄德羅、達朗貝爾和盧梭等人是這出戲劇中的主要角色。盧梭既參與搞啟蒙又激烈抨擊啟蒙,從而與伏爾泰、以及狄德羅和達朗貝爾為首的“百科全書派”發(fā)生了具有思想史意義的戲劇性沖突。盧梭在1758年發(fā)表的《致達朗貝爾先生論劇院的信》(簡稱《論劇院》)是這場戲劇性沖突的精彩體現,它既呈現了盧梭與其啟蒙友人之間的思想沖突,又是對這場沖突的自省式剖析?!墩搫≡骸窔v來以文藝學名篇而為人所知,但它更應該是政治哲學名篇,其獨特的文本形式與結構無不蘊含深意。盧梭在《論劇院》中以多幅修辭面具現身,忽而是“公民盧梭”,忽而是“哲人盧梭”“立法者盧梭”,實在令人困惑。而且,盧梭幾刪其稿,《論劇院》的修訂次數甚至超過了《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和《社會契約論》,我們有理由推測,盧梭的修辭背后隱匿著重大的政治哲學論題。本書從盧梭《論劇院》這封致啟蒙友人的公開信入手,通過考察盧梭與其啟蒙友人之間的分歧回到盧梭生活的時代,進而呈現18世紀中葉在法國上演的這出“啟蒙戲劇”的內在沖突,厘清啟蒙知識人之間復雜的思想糾葛,在歷史的政治語境中理解《論劇院》中的盧梭的寫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