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閾中的汪曾祺研究
目錄
目錄
緒論
一、 汪曾祺的簡歷及創(chuàng)作概況
二、 汪曾祺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三、 本書的研究路徑及主要內容
章五四新文化的制導
一、 平民主義的文化選擇
二、 人道主義的價值立場
三、 個人主義的深度探索
四、 國民性的審視與批判
五、 五四思潮對文學選擇的制導
第二章存在主義的探索
一、 自我價值的叩問
二、 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省思
第三章精神分析的審視
一、 青春期的愛欲萌動
二、 性愛與道德的邊界
三、 性變態(tài)與性錯亂
第四章社會主義文化的融入
一、 時代浪濤中的身世浮沉
二、 融入主流文化:自新中國成立到“文革”前的文藝活動
三、 對“文革”文化的批判
四、 新中國成立后的文化實踐對“文革”后創(chuàng)作的影響
第五章儒家風范
一、 對“人情味”的傾心
二、 群體意識的自覺
三、 “知命樂天”的豁達
四、 “游于藝”的迷醉
五、 “思無邪”的向往
六、 中和之美的持守
七、 “詩教”的承續(xù)
第六章佛禪滋味
一、 佛教文化的熏陶
二、 佛教藝術的品鑒
三、 佛教風習的記錄
四、 僧人群像的塑造
五、 佛學精神的滲透
第七章道家人格
一、 道家文化的諳熟
二、 三重人格的迷戀
第八章民俗風致
一、 物質民俗
二、 社會民俗
三、 精神民俗
四、 游娛民俗
第九章 中國氣派的文學理論與批評
一、 民族風格的文學理論
二、 印象主義的文學批評
第十章汪曾祺創(chuàng)作的文化價值
一、 多重“價值參照系統(tǒng)”與生命體驗的豐富性
二、 “高層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造能力的生成
三、 傳統(tǒng)文化作為現(xiàn)代性的資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