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部分概論與基本操作
第1章安裝CentOS 7
1.1實驗目的
1.2實驗環(huán)境
1.3預備知識
1.3.1虛擬機簡介
1.3.2CentOS簡介
1.3.3安裝CentOS基礎知識
1.4實驗步驟
1.4.1創(chuàng)建虛擬機
1.4.2使用ISO文件安裝CentOS 7
1.5思考與練習
第二部分Linux操作基礎
第2章Linux的啟動、登錄和關機
2.1實驗目的
2.2實驗環(huán)境
2.3預備知識
2.4實驗步驟
2.4.1啟動和登錄Linux
2.4.2練習完成以下操作
2.4.3注銷系統(tǒng)與關機
2.5思考與練習
第3章Linux的權限用戶(組)管理基本操作
3.1實驗目的
3.2實驗環(huán)境
3.3預備知識
3.3.1與權限用戶(組)管理相關的文件
3.3.2權限用戶管理命令
3.3.3權限用戶組管理命令
3.3.4密碼管理命令
3.4實驗步驟
3.4.1權限用戶創(chuàng)建和管理
3.4.2練習完成以下操作
3.5思考與練習
第4章vi文本編輯器的使用
4.1實驗目的
4.2實驗環(huán)境
4.3預備知識
4.4實驗步驟
4.5思考與練習
第三部分文 件 管 理
第5章Linux文件(目錄)訪問權限
5.1實驗目的
5.2實驗環(huán)境
5.3預備知識
5.3.1Linux文件系統(tǒng)
5.3.2Linux文件屬性
5.3.3常用文件操作命令
5.4實驗步驟
5.4.1查看和修改文件的權限
5.4.2用戶和用戶組權限設置測試
5.5思考與練習
第6章Linux常用文件系統(tǒng)
6.1實驗目的
6.2實驗環(huán)境
6.3預備知識
6.3.1硬盤參數
6.3.2Linux常用文件系統(tǒng)
6.3.3文件系統(tǒng)常用操作命令
6.3.4xfs文件系統(tǒng)的信息
6.3.5AG超級塊信息
6.4實驗步驟
6.4.1使用命令ls查看文件屬性信息
6.4.2使用命令df查看文件系統(tǒng)磁盤占用信息
6.4.3查看xfs文件系統(tǒng)的描述數據
6.4.4查看inode信息數據
6.5思考與練習
第7章Linux文件系統(tǒng)的管理
7.1實驗目的
7.2實驗環(huán)境
7.3預備知識
7.3.1文件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
7.3.2文件系統(tǒng)的注冊和注銷
7.3.3文件系統(tǒng)的安裝與卸載
7.4實驗步驟
7.4.1查看文件系統(tǒng)的安裝情況
7.4.2文件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及使用
7.4.3文件系統(tǒng)的自動掛載
7.5思考與練習
第四部分進 程 管 理
第8章Linux進程查看及計劃任務
8.1實驗目的
8.2實驗環(huán)境
8.3預備知識
8.3.1進程管理和監(jiān)控常用命令
8.3.2Linux系統(tǒng)中作業(yè)啟動
8.4實驗步驟
8.4.1進程查看命令練習
8.4.2計劃任務配置
8.5思考與練習
第9章GCC編譯器的使用
9.1實驗目的
9.2實驗環(huán)境
9.3預備知識
9.3.1GCC編譯器
9.3.2GDB調試器
9.3.3Linux文件操作函數簡介
9.3.4fork()函數
9.4實驗步驟
9.4.1gcc編譯程序
9.4.2用fork創(chuàng)建子進程
9.5思考與練習
第10章子進程的創(chuàng)建
10.1實驗目的
10.2實驗環(huán)境
10.3預備知識
10.4實驗步驟
10.4.1子進程創(chuàng)建示例
10.4.2子進程創(chuàng)建編程
10.4.3返回子進程退出狀態(tài)
10.5思考與練習
第11章進程同步與互斥
11.1實驗目的
11.2實驗環(huán)境
11.3預備知識
11.3.1進程同步與互斥概念
11.3.2P、V操作與信號量
11.3.3利用P、V操作實現進程的同步與互斥
11.4實驗步驟
11.4.1生產者—消費者問題
11.4.2一個簡單例子
11.5思考與練習
第12章信號通信及管道通信
12.1實驗目的
12.2實驗環(huán)境
12.3預備知識
12.3.1信號通信
12.3.2管道通信
12.4實驗步驟
12.4.1信號通信源程序
12.4.2無名管道通信源程序
12.4.3有名管道通信源程序
12.5思考與練習
第13章消息隊列通信及共享內存通信
13.1實驗目的
13.2實驗環(huán)境
13.3預備知識
13.3.1消息隊列通信
13.3.2共享內存通信
13.4實驗步驟
13.4.1消息隊列通信
13.4.2共享內存通信
13.5思考與練習
第14章信號量通信
14.1實驗目的
14.2實驗環(huán)境
14.3預備知識
14.3.1信號量集的概念
14.3.2信號量集涉及的函數及結構
14.4實驗步驟
14.5思考與練習
第15章套接字通信
15.1實驗目的
15.2實驗環(huán)境
15.3預備知識
15.3.1socket概述
15.3.2socket編程所涉及的基本函數
15.3.3socket編程模型
15.4實驗步驟
15.4.1socket通信服務器端源代碼
15.4.2socket通信客戶端源代碼
15.5思考與練習
第16章銀行家算法
16.1實驗目的
16.2實驗環(huán)境
16.3預備知識
16.3.1死鎖的概念
16.3.2銀行家算法
16.4實驗步驟
16.5思考與練習
第五部分存 儲 管 理
第17章內存監(jiān)控和回收
17.1實驗目的
17.2實驗環(huán)境
17.3預備知識
17.3.1內存實時查看命令
17.3.2/proc/meminfo文件
17.3.3內存分配及釋放
17.4實驗步驟
17.5思考與練習
第18章Linux虛擬內存
18.1實驗目的
18.2實驗環(huán)境
18.3預備知識
18.3.132位的Linux虛擬內存、內核空間和用戶空間
18.3.264位的Linux虛擬內存、內核空間和用戶空間
18.4實驗步驟
18.5思考與練習
第六部分設 備 管 理
第19章設備查看與設備驅動
19.1實驗目的
19.2實驗環(huán)境
19.3預備知識
19.3.1設備相關文件
19.3.2設備號
19.3.3stat命令
19.3.4設備驅動程序
19.4實驗步驟
19.4.1設備查看操作
19.4.2驅動程序示例
19.5思考與練習
第七部分Linux網絡配置與管理
第20章網絡配置與shell編程
20.1實驗目的
20.2實驗環(huán)境
20.3預備知識
20.3.1網絡參數配置方法
20.3.2shell程序編程簡介
20.4實驗步驟
20.4.1網絡參數查看及配置
20.4.2shell程序設計
20.5思考與練習
第21章基于KVM的虛擬機安裝
21.1實驗目的
21.2實驗環(huán)境
21.3預備知識
21.4實驗步驟
21.4.1安裝虛擬化軟件包
21.4.2安裝虛擬機
21.5思考與練習
附錄AVMware Workstation 14 Pro使用指南
A.1認識虛擬機
A.1.1虛擬機簡介
A.1.2虛擬機的優(yōu)點
A.1.3使用虛擬機的系統(tǒng)環(huán)境
A.1.4關于虛擬機的4個術語
A.2使用虛擬機
A.2.1啟動虛擬機
A.2.2關閉虛擬機
A.2.3為虛擬機拍攝快照
A.3配置虛擬機的網絡
A.3.1橋接模式
A.3.2網絡地址轉換模式
A.3.3僅主機模式
A.3.4自定義配置模式
A.4配置VMware虛擬網絡
A.4.1添加虛擬網卡
A.4.2虛擬網絡編輯器
附錄B使用yum安裝軟件包
B.1直接使用Internet安裝軟件包
B.2使用本地光盤源安裝軟件包
附錄CELF文件簡介
C.1ELF file header
C.2Section header
C.3Program segment header
C.4ELF文件實例分析
C.5readelf命令
附錄Dmakefile文件簡介
D.1makefile的語法
D.2偽目標
D.3make命令
D.4自定義變量與系統(tǒng)變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