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緒論
1.1計算概念的形成
1.1.1遞歸函數
1.1.2λ演算
1.1.3圖靈機
1.2計算的發(fā)展
1.2.1字符編碼
1.2.2形式語言及自然語言處理
1.2.3數字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視覺
1.2.4語音信號處理
1.3計算的本質
1.4本章小結
1.5習題
第2章計算的理論
2.1可計算的含義
2.1.1算法與能行過程
2.1.2算法的描述方法
2.2構造函數的方法
2.2.1數論函數
2.2.2構造函數的方法
2.3遞歸函數
2.3.1初等函數
2.3.2原始遞歸函數
2.3.3Ackermann函數不是原始遞歸函數
2.3.4一般遞歸函數
2.4λ演算
2.4.1語法規(guī)則
2.4.2基本函數
2.4.3歸約
2.4.4增強λ演算
2.4.5LISP語言簡介
2.4.6其他高級語言中的λ表達式
2.5波斯特系統(tǒng)及其應用
2.5.1波斯特系統(tǒng)簡介
2.5.2基于產生式的專家系統(tǒng)
2.5.3產生式在形式語言中的應用
2.5.4Prolog語言簡介
2.6圖靈機
2.7本章小結
2.8習題
第3章計算在硬件方面的實踐
3.1馮?諾依曼的計算模型
3.2工作原理
3.3數字電子計算機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
3.4計算機的發(fā)展歷程
3.5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
3.6本章小結
3.7習題
第4章計算機中的信息表示
4.1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4.1.1數據的表示單位
4.1.2常用進制及其相互轉換
4.2數字和英文字符的表示方法
4.2.1計算機中數的表示形式
4.2.2字符的表示
4.3中文信息的數字化
4.4圖像數字化
4.4.1圖像的數字化表示方法
4.4.2圖像數字化的步驟
4.5音頻數字化
4.5.1描述音頻的物理量
4.5.2音頻數字化的步驟
4.5.3數字音頻還原為模擬音頻
4.5.4常見數字化音頻文件的格式
4.6視頻數字化
4.7本章小結
4.8習題
第5章計算在軟件方面的實踐
5.1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5.2系統(tǒng)軟件
5.2.1操作系統(tǒng)
5.2.2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簡介
5.2.3語言處理程序
5.2.4服務程序
5.2.5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
5.3應用軟件
5.3.1Word 2010簡介
5.3.2Excel 2010簡介
5.3.3PowerPoint 2010簡介
5.4本章小結
5.5習題
第6章軟件構造
6.1程序設計語言發(fā)展歷史
6.1.1機器語言
6.1.2匯編語言
6.1.3高級程序設計語言
6.2程序設計方法學
6.2.1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6.2.2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
6.3軟件的構造
6.3.1迭代和遞歸
6.3.2軟件構造
6.4本章小結
6.5習題
第7章軟件工程簡介
7.1軟件工程發(fā)展歷史
7.1.1軟件工程的發(fā)展歷史
7.1.2軟件工程的定義
7.2軟件生存周期
7.3常用軟件開發(fā)模型簡介
7.3.1瀑布模型
7.3.2噴泉模型
7.3.3快速原型
7.3.4增量模型
7.3.5螺旋模型
7.3.6基于構件的開發(fā)模型
7.3.7敏捷開發(fā)模型
7.3.8智能模型
7.3.9總結
7.4本章小結
7.5習題
第8章智能軟件新技術
8.1人工智能
8.1.1人工智能的產生與發(fā)展
8.1.2人工智能主要學派
8.1.3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
8.1.4機器學習簡介
8.1.5神經網絡與深度機器學習
8.2智能軟件新技術
8.2.1軟件自動化
8.2.2基于深度學習的程序合成
8.3本章小結
8.4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