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導 言(1)
第一章 二里頭文化考古發(fā)現與研究的學術史考察(1)
第一節(jié) 二里頭文化的田野考古成果(3)
一 二里頭文化的發(fā)現與確認及二里頭遺址的持續(xù)發(fā)掘(4)
二 二里頭文化中心區(qū)域的田野考古收獲(12)
三 二里頭文化區(qū)邊緣及外圍的田野考古發(fā)現(24)
第二節(jié) 二里頭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31)
一 二里頭文化分期和年代的研究(31)
二 二里頭文化地域和類型的劃分(33)
三 二里頭文化族屬及社會性質的研究(34)
四 科學技術與二里頭文化研究(39)
五 二里頭文化研究的前景展望(48)
第二章 二里頭文化陶器和銅器的成分分析與產地的研究(57)
第一節(jié) 二里頭遺址陶器產地的初步研究(57)
一 陶器產地研究在考古學上的意義(58)
二 二里頭遺址陶器樣品情況和分析方法(60)
三 成分與結構測試分析結果及討論(62)
四 二里頭遺址陶器產地分析結論(74)
第二節(jié) 二里頭文化陶器化學成分的分析研究——以登封南洼遺址為例(77)
一 登封南洼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原料的化學組成(77)
二 登封南洼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中子活化分析(82)
第三節(jié) 二里頭文化白陶產地的初步探索(87)
一 南洼遺址白陶遺存與相關線索(88)
二 南洼遺址白陶及土樣的中子活化分析(90)
三 南洼遺址白陶指紋元素散布分析(92)
四 南洼遺址白陶產地研究初步結論(96)
第四節(jié) 鉛同位素比值反映的二里頭文化青銅器原料產地轉移現象(97)
一 青銅器鉛同位素比值研究的理論基礎(99)
二 二里頭與二里岡青銅器鉛同位素比值對比分析(100)
三 鉛同位素比值與銅礦料來源地相關問題討論(103)
四 結論:青銅器礦料來源轉變與夏商關系(107)
第三章 二里頭文化陶器制作工藝研究(109)
第一節(jié) 陶器制作工藝研究方法二題(109)
一 陶器物理屬性研究方法的探討(110)
二 關于陶器輪制法的辨析(119)
第二節(jié) 二里頭文化制陶原料研究——以登封南洼遺址為例(123)
一 南洼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原料觀察(124)
二 南洼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物理性能測試分析(129)
第三節(jié) 二里頭文化陶器成型與修整工藝(144)
一 南洼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主體成形方法(144)
二 南洼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附件成形方法(152)
三 南洼遺址陶器不同部分組合的方法(154)
四 南洼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的修整方法(155)
第四節(jié) 二里頭文化陶器裝飾與燒成工藝(158)
一 南洼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的裝飾工藝(159)
二 南洼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的燒成工藝(166)
第五節(jié) 二里頭文化陶器制作工藝的分類考察——以新鄭望京樓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為例(168)
一 望京樓遺址二里頭文化陶器的分類觀察(169)
二 望京樓遺址二里頭文化制陶工藝特點(186)
第六節(jié) 二里頭文化白陶器制作工藝初探——以登封南洼遺址為例(189)
一 南洼遺址白陶的發(fā)現與分類(190)
二 白陶器的原料與制作成型(191)
三 白陶器的造型與裝飾手法(195)
第四章 二里頭文化與周邊區(qū)域的文化交流研究(207)
第一節(jié) 二里頭文化的長流壺形陶試析(208)
一 二里頭文化長流壺形的特征(209)
二 周邊地區(qū)考古學文化的長流壺形(211)
三 長流壺形的時代、類型與源流(217)
四 長流壺形的用途及其文化意義(222)
第二節(jié) 二里頭文化花邊口圓腹罐研究(225)
一 二里頭文化花邊口圓腹罐的類型學分析(230)
二 二里頭文化花邊口圓腹罐的來源分析(247)
三 花邊口圓腹罐的用途及其反映的地區(qū)間文化交流(277)
四 花邊口圓腹罐體現了西北地區(qū)對中國文明的貢獻(294)
第三節(jié) 二里頭遺址晚期外來陶器因素試析(296)
一 二里頭遺址晚期陶器的主要特征(299)
二 源于(先)商文化的陶器因素(301)
三 源于岳石文化的陶器因素(309)
四 二里頭晚期陶器外來因素所反映的問題(318)
第四節(jié) 二里頭文化與夏商分界再探(328)
一 關于夏商分界的幾種認識(329)
二 對夏商分界認識存在分歧的原因(335)
三 多重證據下的夏商分界再探索(347)
四 夏商分界在二里頭文化三四期之間(368)
后 記(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