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理論架構還是操作技術,心理治療總是與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每一種心理治療都產生于特定的社會文化,同時也可能適用于特定的社會人群。沒有哪一種心理療法能包打天下,能單獨地應對這錯綜復雜的世界,能單獨地解決形形色色的心理問題。 心理治療是一項科學的藝術,要傾注畢生的精力和時間,不斷地思考和實踐,不斷地否定和肯定,不斷地摒棄和積累。心理過程變化多端,再多的經驗與再好的悟性都有用武之地。有時貌似不同卻殊途同歸,有時表現相似卻結局各異。時而顯示科學的規(guī)律,時而似有藝術的變幻。 《心理治療》兼容并蓄,試圖包羅中國萬象、世界萬象。聰明的讀者自會各取所需,從不同的治療流派中尋求到有利健康的“精神活性物質”。沒有門戶之見,腳踏實地地進行心理治療的人也許能體會到: 真正影響療效的最后恐怕只是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醫(yī)者的人格魅力,剩下的都是形式、招牌和包裝。本書的編寫吹響了我國當今心理治療的集結號,旨在反映我國心理治療領域的歷史積淀、當代創(chuàng)新、理論探索和實踐成果。不僅展現了近年來心理治療的國際前沿與發(fā)展趨勢,更著重展示和集成了中國學者在心理治療領域的成果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