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 機械切削技工的任務范圍 3.6 檢測裝置選擇舉例
2 切削加工的勞動安全 3.7質量檢驗
2.1普通勞動安全規(guī)則 3.7.1檢驗裝置的監(jiān)督
2.2警告牌和提示牌 3.7.2檢驗文件和數據保護
2.3加工機床旁的勞動安全 3.8 Testing and Measuring
2.3.1普通勞動安全規(guī)則
2.3.2車削和銑削的勞動安全 4 材料工程
2.3.3磨削的勞動安全 4.1 材料的結構
2.3.4鉆孔的勞動安全 4.2 材料的分類
2.4使用起重設備和吊具的勞動安全 4.2.1 鐵材料的分類,名稱和標準
2.5 對加工系統的安全要求 4.2.2 鑄造材料的名稱
4.2.3 有色金屬的名稱和標準
2.6使用電氣器件和裝置 4.2.4 DIN ISO 513所述切削材料
2.7使用冷卻潤滑劑 4.3 鐵材料
2.8 火災防護 4.3.1 鐵材料的可切削性
4.3.2 設定值對可切削性的影響
3 檢測技術. 4.3.3 材料對可切削性的影響
3.1檢測技術的發(fā)展 4.3.4 工件和刀具的熱處理
3.2檢測過程的結構設置 4.4 有色金屬
3.2.1檢測技術的概念 4.4.1 分類和命名
3.2.2檢測裝置 4.4.2 鋁和鋁合金
3.2.3檢測偏差 4.4.3 銅和銅合金
3.3 尺寸,形狀和位置檢測 4.4.4 有色金屬合金 和塑料的加工標準值
3.3.1尺寸檢測和尺寸公差 4.4.5 燒結材料
3.3.2形狀和位置檢測 4.5 非金屬材料
3.4 表面檢測 4.5.1 人造材料
3.4.1基本概念 4.5.2 輔助材料
3.4.2表面形狀偏差 4.5.2.1 冷卻潤滑材料
3.4.3表面粗糙度檢測量 4.5.2.2 潤滑材料
3.4.4表面形狀檢測方法 4.5.3 天然材料
3.4.5表面質量的評判 4.6 腐蝕
3.4.6 圖紙所列表面質量數據 4.6.1 腐蝕的形式和種類
3.4.7表面粗糙度計算 4.6.2 腐蝕防護
3.5公差和配合 4.7 材料檢驗
3.5.1基本概念 4.7.1 機械檢驗方法
3.5.2 未注公差 4.7.2 材料的無損傷檢驗
3.5.3 尺寸公差 4.7.3 可切削性檢驗
3.5.4 ISO公差 4.8 Technology of materials
3.5.5 配合的種類 ......
3.5.6 配合體系
3.5.7 配合公差區(qū)間的選擇和評判